两会·快评:公开透明该是一种自然姿态

07.03.2017  08:32

  今年全国两会,没有记者因“围追堵截”部长成为网红,反倒是部长们排队等记者提问。从左躲右闪、无可奉告,到欢迎关注、主动回应,在两会中,官员姿态的转变让公众有了更多期待。

  公开透明是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增强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随着服务型政府、开放型政府理念的不断加深,政府信息公开的脚步越来越快,官民互动越来越频繁。从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政务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到国务院新闻办各部委新闻发布会密集召开;从中国政府网开设“政务公开在行动”专题,到环保部加大空气质量、建设项目环评等信息公开力度;从北京制定信息公开目录标准体系,到一些地方建立政务公开问责机制……回应民众呼声和社会关切,正越来越受到重视。

  “交答卷”不光是要讲成绩,还要坦诚面对不足。我们看到,一些地方仍然存在“断尾式”公开,公众无处跟踪事件后续进展、最终结果。在安全生产事故、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一些部门以“原因正在调查之中”为由迟滞信息发布,即使发布通报也对关键信息模糊处理,甚至文过饰非。即便是常规信息发布、政策解读,有时也因发布者缺乏公众视角,而让普通人听不懂、看不懂。

  与公众沟通是一种执政能力,更需一种担当。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利益相关个体容易聚合起来表达意见和诉求,如果不在第一时间发出全面、客观、权威的声音,事实便会在各种“非主流传播渠道”中变形失实,甚至造成公众猜忌和社会恐慌。只有官员的态度愈坦诚,信息发布愈完整、及时,才能赢得公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与民互动其实还有很大的延展空间。要实现“让群众对政务公开了解像扫二维码一样简单”,在信息发布时,该多在微博、微信、App等群众用得好、用得惯的信息接收通道下功夫;在解读专业性强的政策法规时,不妨举举例子、列列数据,多“说话”少“背书”。信息公开只是为民服务的初级阶段,扩大公众参与、加强社会监督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比如,在制定规划、出台法规规章、实施重大建设项目时,应保障政府热线、电视问政、政府开放日等民意征集渠道真正用得上、行得通,让老百姓的呼声原汁原味地传递到决策者的耳朵里。

  回应民意、接受监督、为民服务,存在递进的逻辑关系,是现代化、法治化政府的行为标尺。在全面奔小康的大道上,盼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通过一言一行让公众感受到更多诚意,引领汇聚起更强大的正能量。

山东启用复工复学健康通行卡
  日前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为有序推动复工复学,卫生厅
钟南山:磷酸氯喹还没做对照实验
  2月2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与钟南山院士进行了远程会诊。在专门安排的答记者问环节,钟南山表示,临床治疗中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克力芝平均6天~7天后,核酸检测转阴;使用抗病毒药物磷酸氯喹的平均转阴时间为4.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