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佛像玉雕艺术

23.03.2015  15:08

  从西汉起,佛教传入中国,随着历史的发展,佛教文化影响的加深,佛教成为了与中国本土儒、道并列的一种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佛教文化及其衍生出来的佛教艺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像造型艺术在中国传统艺术瑰宝的长河里留下极具厚重的一笔。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在中国大地上,石窟、壁画、佛像、佛塔等佛教艺术题材,充分展示了古人的智慧。

  作为中国古老传统的玉雕文化艺术同样受到了佛教文化的深刻影响。玉雕作品的题材众多,其中缘于保佑、祈福功能的佛像类题材,以其丰富的造型、深刻的内涵、独特的形式,深受人们的青睐。玉器中常见的佛像题材有观音、弥勒佛、释加牟尼、罗汉、达摩等。近年来,随着藏地文化与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玉雕中的佛像也出现了藏传佛教里的大日如来,文殊菩萨、度母、明王等。

  随着佛教东传,佛教文化与地方区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和风貌,大致可分为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文化不同,佛像的面相造型也不同。汉传佛像:面相圆润丰满,敦厚温和,慈祥,不怒自威,颜色受时代影响,现色彩鲜明,轮廓清晰,树脂佛像更是精致细腻,栩栩如生。藏传佛像:表情大多凶愤,以众多女神像,男女双身像,复杂多变的造型是藏传佛像造像的突出特点。南传佛像:身躯瘦长,脸型秀丽,肉鬓高耸披着薄薄的圆领袈裟,通常是没有衣纹或者是布满了衣纹。

  追根溯源,玉雕中的佛像艺术根源于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与中国佛像造型艺术的发展。在玉雕艺术中体现出来的佛像造型艺术,则最常见的是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佛像艺术。

  汉传佛教历经两千余年的发展,在每个时代都有着明显的特征。其中以北魏和隋唐两代的佛像艺术最具为艺术代表性。明清时期的佛像传世最多,对现今佛像造型艺术影响最大。

  北魏佛像头部多为磨光式或分绺式肉髻;面相方圆,但略瘦,额头较宽,大眼横长;身着通肩式或袒右肩式大衣,线条流畅细腻;身材比例协调,体态修长清瘦,给人飘逸洒脱之感。

  隋代的雕塑艺术的主要成就,主要集中在石窟造像上,在形象上显得雄迈劲直,富有清新开朗的面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门山石窟等处,凝聚着艺术家的智慧、高超的技艺与审美理想。

  唐代佛像造像特点是传神,这也是中国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佛像雕塑中杰作无一不是传神之作,最典型如洛阳龙门奉先寺庐舍那大佛,丰颐秀目,仪表堂堂,创造了传神之美的典范。

  明清时期佛像的普遍特点为:脸型方圆丰润,丰颐宽额,五官精致,双眼传神;身体比例协调,造型优美;多着汉式衣服,衣纹呈放射状,衣褶曲折生动,帔帛较宽大;胸前所饰的璎珞,串珠,雕刻的极为精美细腻,华贵高雅。

  藏传佛像主要有佛、菩萨、度母、明王等。其特征是佛、菩萨的面相、四肢比较丰满,额比较宽,肩也比较宽,腰较细;明王等佛像眼睛比较浑圆,身躯比较肥硕等。除此之外,明王像呈现威猛、愤怒的特点。藏传佛像玉雕艺术多源于西藏唐卡艺术。西藏唐卡有三大特点:其一,是严格的造像比例。纵观世界佛教艺术,你会发现,唯独西藏唐卡艺术把佛传《造像度量经》中记载的佛像比例,开发得如此完善、彻底,从每一尊佛、菩萨,到明王、度母,到护法、坛城;从佛眼到手印,再到每一件法器、饰物,都有章可循。

  在传统的玉雕佛像艺术中,早期多以明清时期的佛像造型为艺术依据,这主要是因为明清时期的佛像传世较多,受到玉雕师的广泛借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艺术审美的不断提高,玉雕中的佛像,也逐渐走向了艺术的回归。在近几年的佛像玉雕创作中,玉雕师开始追寻艺术审美,向唐代佛像以及藏传佛像艺术追寻艺术营养。

  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区域的佛像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佛陀的造像突出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些“”与“”,与其说是佛陀的特征,不如说是佛理中的“真如本性”。佛陀造像二千余年,从西向东流传数万里,形态变化万端,却始终不离其宗,佛像题材在玉雕艺术中的应用和表现依然离不开这个范畴。佛像题材的玉雕艺术,以玉石为依托,通过平面的线条和立体的空间组合变化,体现佛法智慧。

  佛陀的三十二相,又叫三十二大丈夫相。足下平安,足下二轮,手指长,足跟广平,手足指缓网,手足柔软,足趺高满,伊泥延尊,正立手摩膝,阴藏,身广长,毛上向,一孔一毛生,金色,大光,细薄皮,七处满肩,两腋下隆满,上身如狮子,大直身,肩园好,四十齿,齿齐,牙白,狮颊,味中得上味,大舌,梵声,真青眼,牛眼睫,顶髻,白毛。

  三十二相所描述的特征,成为佛像玉雕艺术的重要设计创作依据。在当代玉雕艺术中,佛像玉雕设计也不能过于注重“”的表达,更要注重其内在神韵。佛教重要经典《金刚经》云: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若以三十二相见如来,转轮圣王即是如来。因此,从佛教文化角度来讲,三十二相不能作为评判对方是否是佛的绝对依据,因为转轮王也有三十二相。任何一个时代的佛教艺术,都有自己的式样,然而其表达的内在思想与神韵则是不变的。例如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菩萨,无论玉雕师如何设计,他们的造像显得亲切、庄严,表现了慈祥、优美、宁静的审美情调。

  佛教玉雕中,最常见的莫如观音。观音心性柔和,仪态端庄,世事洞明,永保平安,消灾解难,远离祸害,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是救苦救难的化身。在《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中说,世间观音相皆是观世音的应身而非本相。观世音的应身有三十二数及三十三数之说。虽然观音呈三十二相,但是无论哪种玉雕观音,都要符合人们心中观音的重要特征,那就是端庄、慈祥。所以玉雕观音要柔美顺畅,配以简洁的线条,圆润柔美的弧线,使法相更加丰满、端庄、慈祥。

  罗汉也是佛像玉雕题材的重要类别之一。罗汉为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罗汉的形象一般都是出家比丘相,头部无须发,身着袈裟,全身无任何装饰,或坐或立,栩栩如生。是佛教各类造像艺术中最为朴实无华的象征。罗汉佛像的雕刻要突出人物稳重、端庄的特点,从而又能够表现出罗汉佛像中看到肃穆、庄严的气质。

  佛像造型在玉雕创作中要重视美感。然这美感,乃超脱俗尘之美,望之庄严、慈悲,令人心生欢悦。这便是佛像玉雕艺术的精髓所在。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淡去色相而得色之灿烂,停留色相之上反失真美情趣。洗尽铅华禅意现,深刻体味并把握其精髓内蕴,创作出来的佛像玉雕作品才能如同傲骨高士,风华无二。

  佛像玉雕艺术也必然体现中国佛教的精神,即圆融无碍和天人合一的精神。圆融无碍,释义“圆满融通,无所障碍”,不偏执、消融一切矛盾、和谐的意思。天人合一的精神,在玉雕艺术创作时,要把佛看做人而不是神,人性本来就是佛性,这就是佛教天人合一精神的体现。

  佛教艺术对玉雕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极大地推动了玉雕艺术的发展。我们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玉雕艺术是一个相对包容艺术门类,特别在对待外来文化及其它艺术门类上,吸收并创新,不断发展。佛像玉雕艺术随着时代发展,有各种不同的审美标准和美的理想,日趋注重表现现实人物的性格和情态。琢艺轩玉雕大师穆宇静介绍,玉雕师要设计创作一件优秀的佛像玉雕艺术作品,只有深入了解佛教内在的精神思想,才能使佛像玉雕艺术与中国的文化、艺术之间做到紧密相连,才能更具有艺术生命力。

  撰文/穆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