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平台建设及运行探析
根据世界银行《2018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过去上海开办企业包括7个环节,耗时22天。其中,工商部门企业名称预先核准耗时1天,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耗时7天,向公安部门申请制作公章许可耗时1天,刻制公章耗时1天,向税务部门申请打印或购买财务发票耗时10天,向人社部门申请用工登记耗时1天,向人社部门申请新进人员登记耗时1天。
2018年2月28日,上海市工商局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企业登记流程再造推行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平台的意见》,明确自2018年3月31日起,新设企业通过工商、公安、税务并联办理,实现材料齐全3天可领照、5天可营业,即工商营业执照3天办结、公安公章备案1天办结、税务涉税事项(含申领发票)当天办结。由此,实现各部门数据实时交互共享、各环节同步并联办理。上海市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平台同步上线运行,实现工商营业执照、公安公章备案、税务涉税事项在线申请并提供银行预约开户、社保用工自助办理等服务功能。
“一窗通”服务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完善“一窗通”平台设计。上海市工商局以开办企业提速增效为导向,先后21次会同市政府办公厅及公安、税务、人社、不动产登记、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等单位商讨“一窗通”具体业务流程,在满足各部门业务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开办企业信息一次填报、数据同步采集共享、业务协同办理,实现开办企业一网通办,并制定详细的信息系统设计改造方案及各部门数据对接方案,为系统建设打牢基础。
做好“一窗通”平台建设各项保障工作。“一窗通”平台建设时间紧、任务重,上海市工商局先后9次牵头向市领导作专题汇报并协调解决系统建设难题。在有关部门配合下,上海市工商局按照专题会议精神先后落实了“一窗通”建设立项与经费保障、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与政务外网专线架设及系统改造经费、国家人口库信息共享、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各部门数据对接共享等具体事宜,为“一窗通”平台建设铺平了道路。
新建改建信息系统。上海市工商局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系统对接、数据联调、应用测试等各项平台建设任务。各部门通力协作,围绕“一窗通”新建或改建了上海工商网上登记系统、上海市公章信息备案系统、金税三期外部数据交换平台、上海税务网上办税服务厅系统、上海市银行账户服务信息系统(已接入全市90%的银行网点)。
功能和特点
“一窗通”是由上海市工商局牵头搭建的上海市统一开办企业网上申报平台,包含两部分功能:一是实现开办企业工商营业执照、公安刻制公章、税务涉税事项的在线申报,二是提供银行开户预约、社保用工办理等服务。
“一窗通”的特点主要为“一网通办”。“一网”是指“一个网上窗口开办企业”。“一窗通”通过整合原先分散在各部门的网上办事系统,实现了申请人只需要进入“一窗通”即可一次性完成开办企业的申报,避免了原先重复填报数据的麻烦,极大方便了申请人。“通办”是指“各部门间信息互通、协同办理”。“一窗通”实现开办企业政务信息互联互通,通过信息共享,各部门同步收到申报信息、协同办理审批事项,为业务审批提速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窗通”对营商环境的积极影响,具体体现在开办企业“易”“快”“便”三个字上。
“易”是环节大幅简化。工商部门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办理营业执照合并为一个环节。企业名称采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实现名称申报“零见面”。公安部门取消了公章刻制许可,企业在拿到执照后即可在线选择刻章点刻章。从今年3月31日起,上海开办环节减少为工商执照、公安刻制公章、税务涉税事项(含申领发票)3个环节。
“快”是时间显著缩短。各部门对于原有审批时间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缩短,工商部门由2个环节耗时8天缩短到1个环节耗时3天,税务部门由10天缩短到1天。从3月31日起,上海开办企业环节必要时间缩短为5天。
“便”是服务更加便民。“一窗通”不仅是业务申报平台,还提供了大量的便民服务。企业在开办的过程中,我们会依托“一窗通”通过短信或者电话主动告知办理进度。另外,通过“一窗通”,企业可以自主选择开户银行网点,享受预约开户服务。
运行成效
截至6月底,申请人在“一窗通”填报开办企业信息20.9万件,其中正式提交12.8万件,全市共核发执照7.7万张。
有利于政府行政效能提升。企业在“一窗通”填报的数据导入各审批部门并实现共享,在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变的情况下,将原先录入数据的时间节约下来用于审批,有效实现了行政审批提速增效。同时,“一窗通”中人口库信息、房地产信息的共享也有效提升了审批效率。
有利于企业开办更加便利。企业通过“一窗通”可以一次性了解企业开办所需的全部手续,通过“一窗通”一表申报有效避免重复填报数据,同时各种短信提醒、电话通知、预约服务可以有效减少企业往返办理次数。根据企业填写的信息,“一窗通”还可以帮助企业自动生成申请表格和包括股东会决议、章程在内的各种标准化文本,企业只需下载打印签字即可提交符合登记要求的材料。
有利于市场环境规范有序。应用“一窗通”平台,开办企业流程全部在网上公开,同时大幅缩短审批时间,有助于中介代理机构优胜劣汰、规范发展。此外,“一窗通”通过合并企业名称预先核准与企业登记两个程序,大幅提高了企业名称的使用率,有效缓解了企业名称资源紧张问题。
优化举措
为进一步提升开办企业效率,持续提高企业和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下一步,上海市工商局拟从两方面进一步对相关工作进行优化。
推行全程电子化申报。在“一窗通”已经实现开办企业网上申报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无纸化全程电子化。通过与上海市数字认证中心的对接,实现网上身份认证、电子签名、电子文书归档等功能,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电子化登记,实现审批零见面。
实现零见面领取证照。推广应用电子营业执照,企业可以通过工商APP或者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程序下载使用电子营业执照,电子营业执照与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样效力。
工作建议
建议国家层面明确开办企业包含的环节和时间计算方法。目前,世界银行、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等对开办企业环节和耗时计算标准不一致。比如,世行《2018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未将银行开户纳入开办企业环节,但我国其他部门在调查与测评时将银行开户纳入环节,上海开办企业各环节耗时在不同调查中结果也不一致,导致地方在具体优化时多头对标,分散了工作精力,影响开办企业的优化效果。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统一明确开办企业究竟包含哪些环节和耗时,便于各地有针对性地开展优化工作。
加强工商登记人员配备。2014年3月商事制度改革以来,全国新设企业数量猛增,各地普遍存在窗口干部与新设企业数量不匹配,工作严重超负荷的情况。以上海为例,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新设企业数年平均增长率23%。2015—2017年,全市办理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等申请量依次为110万件、157万件(大量“三证合一”换照)、119万件,而目前上海从事工商登记的注册部门人员仅为310人,均服务企业6078户(截至2017年底上海共有企业188.42万户)。登记人员长期严重超负荷工作,由此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带来干部队伍不稳定、工作倦怠等负面影响,直接降低了企业和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建议给予充分重视,确保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成果。
简化开办企业材料。与世界开办企业指标排名靠前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开办企业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复杂,需要申请人填报的数据繁多。这些情况极大地限制了我国行政机关审批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以公司制企业为例,除了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申请表格外,还要提交股东、高管签署的各项决议。建议将决议与申请表格等多份材料进行整合,简化为全体合伙人签署的载明决议内容的申请表格一份材料。
进一步加强信息共享。从“一窗通”运行的情况看,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对于提升审批效能具有重要意义。以公安部门人口库信息为例,该信息共享应用后,冒用他人身份或者使用虚假身份证明办理登记注册的案件明显减少。但是,“一窗通”目前对接的公安部门人口库信息缺少身份证遗失信息,不利于防范使用遗失身份证虚假注册企业的违法行为。
构建相对宽松的追责体制。在登记机关工作人员数量维持不变的情况下,各级政府部门要求登记机关以形式审查为主要审查方式,通过缩短单个申请的审查时间,加班加点实现登记审查提速增效。但是,地方法院审查行政行为的主流观点是要求登记机关尽到审慎审查义务。同时,纪检监察部门对登记机关工作人员追责的案例也时有发生。对此,应建立具有一定容错性、相对宽松的追责体制,让一线登记工作人员减少后顾之忧,专注于提升审批效率。 □上海市工商局
来源:中国工商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