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游企业“抱团”谋发展
鹿泉聚集产业链条构建创业新基地
本报讯 (记者 吴 温 通讯员 徐立康 冯战平)“截至目前,我们与54所合作已有13年了,订单90%都来自该所。”王克勤是一家位于鹿泉经济开发区内的机械加工企业——鑫鼎机械的总经理。在他看来,正是由于和“邻居”54所实现了“抱团”发展、链条聚集,才使得企业多年来一直运行良好。
近年来,鹿泉区为打造产业聚集平台,园区内实施产业融合,重点围绕13所、54所,引进了电子信息类企业46家,在建和谋划的企业共有70多家,形成了上下游产业,提高产品的关联度和互补性,实现企业产品就地生产、就地消化,打造产业升级新模式。
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立足于政府当“红娘”牵线搭桥,努力吸引上游的资源和下游的生产加工等产业链配套项目,不断填平补齐产业链的空白,这正成为鹿泉着手探索解决的重大事情。
该区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思路,大力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程,提高重点项目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努力拉长产业链。同时,还加快园区配套和园区内管网、路网、电网、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寻求合作的企业落户,有力推动电子产业加快发展,架起政府、企业、市场和用户的桥梁,营造发展的良好环境,
随着该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迅速崛起,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13研究所和第54研究所,提出打造“石家庄·中国半导体光谷”的战略构想,重点发展光电和卫星导航两大主要产业;其生产规模、生产水平、产品种类和质量都有赶超强力发展之势,利用上游产业链优势,与其他相关企业开展紧密合作,降低制造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上游+下游”发展模式,助力企业突破产业发展瓶颈。王克勤介绍说,为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订单产品,他们先后引进日美等先进机床,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使得产品、技术愈发“高精尖”。
上游的资源和下游的生产加工等产业链配套项目,不断填平补齐产业链的空白。近日,精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厂房内,工人们正在认真地往加工部件上焊接精细元件。据悉,该公司80%的订单来自54所等科研单位,订单生产配套的机箱、机柜等模具,面对客户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急需找到合适的“营养基地”来扩大生产。入驻光谷科技园后,公司一年内就实现了投产达效,而且和德海电子、数英仪器等其他入驻企业合作,在生产中相互衔接配套,产品一出聚集区就是一个组装完毕的成品。
“鹿泉经济开发区内大多都是上下游企业,产品互为利用,在为企业节省各类成本的同时,拉长了产业链,为产业转型升级打下坚实基础。”该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点评说。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