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一补”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益
关注供给侧改革(下)
“一降一补”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益
阅读提示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降成本,通过做“减法”切实解决企业面临的用工、用能、用地、物流、融资、税费等高成本难题,为实体经济“减负”。
同时,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还需要从结构层面弥补短板,做好“加法”,围绕扶贫以及新兴产业培育等领域,补不足、增动力,培育发展长期效能,也是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
1、企业“虚胖”,全面降成本刻不容缓
中国经济要行稳致远,必须激发内生动力,培育新动能。但对背负成本压力的企业而言,要转型必须先松绑减负,卸下肩头的成本“大山”。
“只有通过改革让成本降下来,企业才能将更多资金投入创新研发,推动产业链从低端迈向中高端,让企业更好、更健康发展。”江苏省经信委主任徐一平说。
但任何改革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显效,全面降成本仍在路上。
“国家下调社保缴费率尽管初期降幅不大,但信号意义凸显。”从事机械制造的广东一鼎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廖卫平说,由于他所在的佛山市平均缴费基数在上涨,企业社保费负担依然很重,期待进一步减负。
“时下企业面临的最大约束就是成本。”中国银监会国有银行资产主席于学军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传统制造业出口优势不断弱化,而土地成本升高、工资快速上涨以及各种税费等负担进一步影响企业效益。
据调查,目前,用工、用能、用地、物流、融资、税费等显性成本让很多企业呈现“虚胖”之态,一方面自身重量(成本)大、负担过重,另一方面基础代谢率(利润)低,气色不佳。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去年底对全国2526位企业家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反映的最主要困难中,超过七成企业家选择“人工成本上升”,超过半数企业家选择“社保、税费负担过重”。
当前,还需警惕不少企业“吐槽”的政府“乱伸手”、评估费检验检测费过高等问题,这些“隐性成本”像是捆住企业的“绳索”,不仅抑制、束缚了企业创新升级、提供有效供给,一定程度上还可能阻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降成本组合拳刻不容缓。”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说,供给侧管理不是简单依靠政策刺激就能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引导企业家预期,营造公平健康的营商环境。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战,当务之急要落实好已出台的降成本举措。
全面降成本,需正确看待降低养老等社保缴费的深远意义。虽然初期幅度不大,但表明更合理的养老保险费率调整机制正在建设,必须不折不扣将政策贯彻执行到底,并配合养老改革协同推进。
全面降成本,还要把降低企业不合理税费负担进行到底。研究显示,税收成本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就会有几十万、上百万家企业扭亏为盈,避免倒闭。
“要进一步加大企业减税力度,推动税费改革纵深发展,提振企业家信心和发展动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李兰建议。
全面降成本,还亟须转变政府职能,在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上下功夫,把行政审批减下来。
继企业“三证合一”后,今年3月30日东营市在山东省率先推出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通过优化流程,个体户平均办证时间由原来的10天缩减为现在的20分钟,审批效能大幅提速,经营成本有效降低。
“企业发展是靠‘市场’,而不是‘市长’。”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斌说,当前政府释放出推进简政放权、放松管制改革的积极信号,应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审批和限制,真正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发挥市场作用,让实体经济迸发出新活力。
2、精准全面补齐短板,积极扩大有效供给
2016年开春,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消息令人振奋:2016年国家将扶持249万群众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边远贫困地区搬出,为此将下达贴息贷款资金828.5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至160亿元,创下近年新高。
尽管我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旧突出,民生保障领域依然面临不少短板和瓶颈。“从不同收入群体来看,农村贫困人口是短板。从产业来看,现代农业是短板。”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坦言。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截至2015年底,全国依然有5000多万贫困群众,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的人口总量。
面对最后的“锅底人群”,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脱贫工作列在补短板领域首位,指出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真抓实干,提高扶贫质量。
“今年,我国第三次提出了年度千万减贫计划。中央已经出台了各项政策举措,关键是要真抓实干,把好政策、好举措落在实处,落到贫困群众身边。”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
观察中国经济,一、二、三产中农业最为薄弱,四个现代化目标,农业现代化形势最为严峻。
农业大而不强,农产品多而不优,是中国农业现状的真实写照。特别是在高端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的同时,近年来还出现了部分品种结构性过剩问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诸多挑战。
业界认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补农业短板,不能急于求成,而应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要把资金和政策重点用在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农产品质量、效益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夯实发展的基础和后劲。
补齐战略性新兴产业短板也同样重要。
今年一季度的中国经济呈现运行平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较好开局。
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分别增长10%和9.2%,网上零售额增长27.8%,每天新增企业主体超1万家,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方兴未艾……中国经济阶段性筑底企稳迹象显现,新动能正加速聚集。
尽管如此,推动持续发展动能仍然不足:
——新兴产业虽快速发展,但其增量尚不足以抵消传统产业的增速回落。一季度,煤炭、钢铁、十种有色金属的产量同比下降,这些能源、原材料行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仍高于高技术产业。
——消费需求虽蓬勃发展,但有效供给不足,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变化,供需错配仍然制约有效需求的释放。
正如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所言,传统产业调整的阵痛在陆续释放,以新经济为代表的新生动力虽然加快孕育,但短期还难以对冲传统动力的衰减。
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表面上看是增速换挡,其内核是动力转换接续。必须在传统动能由强变弱的关键时刻,拉伸旧短板,激活新引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拉伸动能短板,要培育新产业新优势。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字创意——这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在“十三五”期间成长为“十万亿级”支柱产业,培育起中国经济新动能。
拉伸动能短板,也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制造业提质增效、由大变强的关键期,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也更加明显。只有下定决心腾笼换鸟、去粗存精,才能迎来新生、续航远行。
拉伸动能短板,根本要靠创新驱动。无论是消费升级还是产业培育,挖掘新动能的根本在于创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能否成功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看能否依靠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增长新动力。
3、有减有加,以人为本推改革
“去年结束了连续10余年的亏损。”山东能源集团下属埠村煤矿新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邹美元说,今年所有矿井都将关闭,但所属产业项目预计将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利税1.2亿元。
煤矿职工如何安置?
原来是该煤矿通过近年来大力发展新型材料、医疗养老等产业自行消化的。
“减人提效”是降成本的一记重拳。截至目前,降成本“组合拳”已在各地细化为“含金量高”的硬举措叠加发力。
江苏、江西、湖北、山东等纷纷拿出专项方案降成本,有的省份举措多达60余项,涉及降低税费负担、人工、资源要素、物流、融资、外贸、制度性交易等众多成本。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中,钢铁、煤炭等领域去产能任务艰巨,职工安置问题凸显。必须意识到,减法做到哪里,加法就要做到哪里;去产能去到哪里,社会保障就要补到哪里。
今年4月,人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的文件,制定再就业帮扶计划、提供职业培训补贴、运用公益性岗位托底帮扶等系列措施,托举起困难职工新的希望。
各方还积极通过市场化手段安置化解过剩产能职工。据了解,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于5月27日与京东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京东集团将加速向钢城、煤城地区布局物流营销服务网络,到“十三五”末覆盖70%以上的县级钢城、煤城,推动安置化解过剩产能职工,促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
根据协议,京东集团将在钢城、煤城地区支持发展电子商务,帮助现有商业网点拓展经营服务范围,促进当地就业和劳动者增收。并将开放旗下平台资源,支持试点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带动试点地区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晓涛认为,要充分借力“互联网+”等现代商业手段,通过市场渠道及时为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岗位,特别要强化匹配对接,将用工需求企业和去产能企业无缝对接,统筹解决好职工的转岗和技能培训,使其有稳定的出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使劳动者更好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要不断提升劳动者的就业技能,让他们有更多勇气和自信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
需要正视的是,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全部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随着老龄化进程加速,传统“人口红利”面临枯竭危险。
从“人口”到“人才”,一字之差,大有不同。当人才成为经济发展的短板时,必须着力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大幅增加中高端人才比例,转变过去依靠“人口红利”的发展模式,充分释放“人才红利”。
“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共享发展,蕴含着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的发展要涵盖全体人民,全力做好补齐民生及社会事业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