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黑是什么黑,Moto黑科技盘点

01.03.2016  17:06

  如果要举例说明什么叫通过一场大会火了的词语,那“黑科技”一词绝对当选。刚刚结束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用了短短4天的时间,让“黑科技”变得人尽皆知。即使距离巴塞罗那千里之遥的国内发布会也不甘寂寞,一场发布会十多个“黑科技”,颇有些凭一己之力拉高整个人类科学水平的架势。

  一夜成名的“黑科技”一词从何而来?这就得先从来源说起。

  “黑科技”一词最早是在动漫《全金属狂潮》中登场的术语,原指非人类自力研发,凌驾于现有科技之上的知识,威力巨大的阳电子炮,超自然的精神幽能,虚构的GN粒子,黑科技总是充满了奇幻色彩。后来这个词逐渐被科技界借用,趣指那些独树一帜、打破常规、超乎想象的新技术,或者不明觉厉的新工艺、新材料。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恐怕就是摩托罗拉在上世纪90年代的铱星计划。这个计划的“”之处就在于,它整整超前了那个时代20年!并且即使到现在依然在发!挥!作!用!

  1987年,摩托罗拉还在1G时代就提出建立覆盖全球的通信网的铱星计划;1996~1998,摩托罗拉累计发射了66颗环绕地球卫星,组成了覆盖全球的卫星通信网络,实现了真正的个人通信全球化。什么叫真正的个人通信全球化?就是在地球的任何角落,无论是珠峰峰顶,亚马逊雨林,还是太平洋中心,亦或是南极大陆,只要你手持铱星终端就可以实现无障碍通讯。特别是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当地面通讯全部瘫痪时,铱星手机就成为了与外界沟通的生命桥梁,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即使在距离铱星计划提出近三十年后的今天,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手机的创造者,Moto依旧走在时代的前沿,为人类带来一项又一项值得惊叹的“黑科技”。更重要的是,摩托罗拉更专注于将最新的科技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切实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015年,Moto发布的最新旗舰Moto X 极,搭载了Moto历经三年研发的Moto ShatterShield™极御技术,造就了一块绝对“”的防碎屏幕。当其它手机厂商还在为从日常生活中1米高度跌落造成的碎屏惨剧绞尽脑汁,推出一款又一款的防爆膜,或是治标不治本的碎屏险的时候,摩托罗拉早已完成了极限挑战:被无人机带至275米高空的Moto X 极,直接摔落在地面仍可正常使用。Moto ShatterShield™技术可谓“”到了极致。

  而当人们当其他人还在用手指点亮手机屏幕的时候,Moto已经通过业内首个“熄屏语音唤醒功能”让用户直接在熄屏状态下通过语音操控手机,完美还原科幻电影中的场景。Moto语音通过摩托罗拉独有的“低功耗智能语音监听识别系统”能够不间断的捕捉外界的声音并进行比较,可以帮助用户播报天气、导航路线、查酒店、找餐馆、设置提醒、打电话、发信息、等等;“低功耗智能红外检测系统”让你只需将手放在手机上方,不用碰触到开机键,就能看到时间和新提醒。

  更有甚者,当通过调高屏幕亮度可以解决强光下屏幕识别度问题还是业界共识的时候,最新发布的Moto 360 Sport运动版智能手表搭载的AnyLight全天候混合显示屏,不但可以自动调整屏幕亮度,更可以在强光下反射自然光线,让用户即使在户外强光环境下也可以看清屏幕上的内容。

  除了以上这些,Moto的“黑科技”弹药库里还有很多可以拿出来炫耀的子弹。Crystal Talk丽音技术通过数字信号处理的专有软件算法过滤掉麦克风的背景噪音并增强声音信号,让你无论身处多么嘈杂的环境都可以清晰的通话;TurboPower涡轮快充技术彻底解决手机续航的困扰,充电15分钟即可带来8小时续航;Moto Maker在线设计平台更是以全新的模式,改变人们购买手机的方式,让用户参与到设计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中,选择能够展现个人风格的独一无二的产品。

  当Moto第一次将被称为“手机”的东西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那又何尝不是一个颠覆人类历史的“黑科技”;当人类第一次登陆月球的时候,Moto又何尝不是通过“无线应答”这一“黑科技”实现了人类在外太空的联通。“黑科技”不只是一个概念,更不是用来炒作的话题。Moto用深厚的研发积淀,切实的用户体验,正在彻底地改变人们生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