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刘柯:“EMBA禁读令”不是终点

19.09.2014  17:39

往年的官员读EMBA热在今年出现了大降温。据多家媒体报道,近一个月以来,EMBA的生源中官员及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明显减少。有些启动较晚的EMBA班,甚至没有一名官员报名,而一些已完成报名的商学院也开始出现了官员“退学潮”。

前不久,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中组部、教育部联合下发通知,严禁领导干部参加高收费社会化培训项目,EMBA、后EMBA、总裁班等更被明确为“领导干部一律不得参加”。

立竿见影的效果,让人感受到禁令的威力,也从一个角度看清了时下一些EMBA、后EMBA、总裁班等培训班的真实面目。党员干部参加培训班开阔眼界、充实自我,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无可厚非。然而,一些社会化培训班却走了样、变了味,高昂的学费、华丽的外表却搭建起了一处官商勾结、权力寻租的平台。

EMBA和MBA等本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培训,不少政府官员热衷于此,看中的正是这一平台的潜在价值。有人曾说,“学不学、学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在一起混混”。参加这样的培训班,彼此有了“同学”的身份,更可以名正言顺地“无缝对接”:从商者有了接近权力、接近决策的良好机会,为政者则平添耀眼学历,更增寻租人脉资源。彼此各有所需,自然一拍即合,所谓培训班也就充当起权力与资本之间的掮客。正像有评论指出的那样,一期EMBA班,就是一个朋友圈,就是一次关系网络的搭建。更何况,大多数官员的学费,要么是用单位公款支付,要么是商学院减免,要么就是企业或他人“赞助”,自己“埋单”的少之又少。可以说,这种培训班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歧途,既污染了高校、学术应有的独立与纯净,也损害了领导干部、政府部门的形象和公信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领导干部,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显然,这种在“培训”中搭起的“政商友谊”并不“淡如水”,也没有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而往往会变成“勾肩搭背”式的利益输送。有关部门对此下狠手、出重拳,正是要给官员参与培训划红线、立规矩,也将让EMBA等培训班回归本意、回归纯粹,在正途上健康发展。

禁令”收效显著,固然可喜,但也要看到,官商勾结也好,公款“埋单”也罢,其根源在于官员盲目的“学历崇拜”和权力不受约束。若不从根源上入手加以治理,即便禁止了“天价培训”,也难免会有其他的官商勾结和权力寻租以不同的形式“重出江湖”。因此,“EMBA禁读令”不是终点,我们既要以“禁读令”为契机,好好看一看、查一查,还有哪些类似“天价培训”的“灰尘”需要扫除,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着隐形的官商勾结需要整治,更要从长远着手,织密监督之网、打牢制度之笼,以一系列配套制度的建设,彻底清除权力与资本的混杂纠缠,让官商关系变得纯洁起来。(梅刘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