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份CPI同比上涨1.6% 涨幅创年内新高

09.08.2015  15:32

   导语:9日发布的物价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6%、环比上涨0.3%,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数据: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

  2015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6%。其中,城市上涨1.7%,农村上涨1.5%;食品价格上涨2.7%,非食品价格上涨1.1%;消费品价格上涨1.4%,服务价格上涨2.2%。1-7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3%。

  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3%。其中,城市上涨0.3%,农村上涨0.3%;食品价格上涨0.7%,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上涨0.2%,服务价格上涨0.5%。 【详细】

   解读:统计局解读7月份CPI和PPI数据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2015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1.6%;PPI环比下降0.7%,同比下降5.4%。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进行了解读。

  一、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同比涨幅有所扩大

  从环比看,7月份食品价格上涨0.7%,非食品价格上涨0.1%。猪肉和旅游价格上涨是CPI环比上涨的主要原因。前期猪肉价格较低,养殖户积极性不高,生猪存栏量减少,猪肉供应紧张,价格连续第三个月恢复性上涨,7月份环比上涨9.9%,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30个百分点。暑期外出旅游人次增加,飞机票和旅游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1.5%和4.3%,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0个百分点。

  从同比看,7月份CPI同比上涨1.6%,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7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6.7%,比上月扩大9.7个百分点,对CPI总指数的影响从上个月的0.20个百分点扩大到0.48个百分点。此外,挂号诊疗费、鲜菜、家庭服务、烟草和学前教育等价格同比涨幅较高,涨幅分别为12.2%、10.5%、7.7%、6.8%和5.6%。

  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扩大

  7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7%,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工业行业价格降幅扩大,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价格环比分别下降2.3%、3.0%和0.7%,比上月降幅分别扩大2.1、0.9和0.5个百分点;二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价格环比由升转降,由上月上涨6.0%转为本月下降2.1%。

  7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4%,同比降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4.6%、21.0%、18.3%和15.1%,合计影响本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约3.3个百分点,占总降幅的61%左右。(人民网)

   原因:“猪肉与房”或将成为拉升CPI“两架马车”

  对于下半年的物价走势,分析认为,受“猪周期”等因素影响,下半年物价可能温和上升。

  “目前猪肉价格处于上升周期,生猪存栏量仍有下降趋势,预计此轮猪肉价格上涨至少将延续至明年上半年。”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今年厄尔尼诺现象将影响农产品价格走势,预计下半年蔬菜、鲜果等随季节性波动较大的食品价格上涨概率较大。

  连平还指出,房地产市场回暖已较为明确,二季度后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提升,将带动下半年相关行业消费价格上涨。综合判断,预计下半年CPI将缓慢上行,不排除部分月份同比涨幅高于2%,但预计全年物价上涨1.5%,低于去年。

  猪肉价格的反弹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预期。对此,央行近日表示,受稳增长政策效果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近期物价水平低位企稳,其中个别商品价格也出现了一定的涨幅,但总的看,居民的物价预期保持稳定。央行主要观察总体物价水平等宏观指标,下半年仍会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 【详细】

   建议:降低猪肉CPI占比提高居住类权重

  “CPI是政府作出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若CPI出现异动,政府将出台相关货币政策解决经济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CPI构成应该调整,我国食品类价格在CPI中所占比例较高,不利于准确反映出真实的居民消费价格水平。”郭凡礼表示。

  他同时表示,以美国为例,美国居住类的权重在CPI中占到42%,食品饮料类只占15%,而中国食品饮料类占比高达31.79%,居住类仅占17.22%。

  “当前我国房价、租金不断攀升,在居民日常消费中所占比重较大,如果CPI不相应提高居住类权重,将难以反映出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水平。”郭凡礼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