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李耀龙:“3D打印”五彩人生

14.10.2015  09:50

  惟妙惟肖的全身塑像,造型精美的艺术灯罩,镂空雕花的艺术套球,五彩斑斓的建筑模型……近日,在省会方大科技园威森三维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间,伴随着一阵阵嗡嗡声,十几台3D打印机有条不紊地运行着。“我们最近接了一个大单,因客户定制的大都是精密型机械模型,打印工艺较为复杂,所以得加班加点生产。”该公司创始人、无极85后小伙儿李耀龙高兴地说。

  “3D打印是通俗叫法,它的学名叫快速成型技术,是一种不再需要传统的刀具、夹具和机床就可以打造出任意形状,被认为是改变世界的新技术。形象点的说法就是‘所思即所见,所见即所得’,只要你能想出来,它就能把东西打印出来,这使‘万能制造机’的梦想成真。”李耀龙向笔者解释说。

  笔者看到,3D打印机外表像保险柜外壳,内部装有打印托盘,外部设有电子操作屏、打印喷头等,打印材料像是颜色不一、粗细不均的“电线”。程序设定后,打印机将吞进去的“电线”加热后经打印喷头喷出。打印喷头就像一支立体画笔,将喷出的细丝一层层地堆叠出行星齿轮、行星轮架、半轴齿轮等零部件。数小时紧张工作后,这台3D打印机将一个构造复杂的差速器机械模型打印出来。

  李耀龙告诉笔者,各类产品开发中的原型设计,都可运用3D打印技术来快速准确地完成,其应用领域涵盖精密仪器制造、教学研究、建筑设计等。2013年,产品刚上市时,该公司定位于研发生产销售3D打印机,目标客户是科技型公司和有设计能力的个人或教育机构,前者将打印机作为研发工具,后者是出于爱好或教学研究。“购买3D打印机后,电脑设计三维图就可直接打印出来,能缩短生产周期,可节省研发成本,且修改起来比较容易。”李耀龙说。

  产品批量上市后,市场敏感性极强的李耀龙发现,国内3D打印机行业中小企业特别多,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而3D打印技术服务和打印馆尚属市场空白。为此,李耀龙决定转型,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目前,他成功将公司打造成省内首家3D打印馆连锁企业,他带领团队取得8项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发展连锁加盟商100多家,3D打印馆覆盖国内半数以上的省份,公司也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仅今年上半年就收入500多万元。

  致力让3D打印走入寻常百姓家

  今年28岁的李耀龙,出生在无极县东侯坊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求学阶段就怀揣创业梦。4年前,李耀龙在北京偶然看到了一个3D打印机打印立体肖像的视频。“我一下子就被这个‘神器’吸引住了,我要能研发出这样的机器,肯定能赚大钱。”一向敢做敢干的李耀龙,当即放下手头工作,做出研发3D打印机的决定。

  几经周折,李耀龙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在上海一家软件公司工作的发小李冬冬。因当时3D打印技术在国内刚刚兴起,网上的相关资料寥寥无几。他们在上海租了一间小房子,李耀龙负责外出学习、硬件研发,李冬冬负责软件开发。拜访专家搜寻资料、画图纸研究方案、编写代码组装调试……2013年初,他们砸进去20多万元后,倾尽心血,克服重重技术难关,第一台快速成型3D打印机终于出炉,李耀龙初获成功。

  “眼下正是草根创业的大好时机,对自己认定的事,始终保持闯劲和韧劲,就一定能成功。”李耀龙坚定地说。

  去年初,公司扩大生产后资金链断了,账目上仅剩几块钱,员工纷纷离职,公司难以为继、面临倒闭。李耀龙四处奔走,做通了多位亲友工作,设法筹来了一百多万元。更重要的是,他拉来了3位新的创业伙伴——李若楠、刘晓倩和李明学。这3位新的创业伙伴,有雄厚的资金、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和3D打印机研发技术,不仅使公司渡过了难关,而且完善了创业团队、增强了公司实力。

  “下一步,我们计划联合诸多同行,共同建设3D打印设计的云数据平台,以后任何一个没有学过电脑设计的普通人,都能从平台下载设计图纸、获得设计方案,只要家中有3D打印机,就能轻松打印。”李耀龙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