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内小市场分析

11.01.2016  18:44

  2015年,在经济下行和供需宽松的压力之下,国内小麦行情呈现低迷态势,购销不温不火,旺季不旺,淡季更淡;政策小麦因缺乏价格优势,销售困难库存高企;一年来制粉企业开工率基本维持在较低水平,生存举步维艰;国际小麦也在供需宽松、美元走强等利空因素主导下,市场行情大幅下跌。

   一、小麦市场

   (一)生产情况

国家统计局2015年小麦产量公告显示,2015年全国小麦总产量为13018.7万吨,较上年增401.6万吨;其中主产区冬小麦产量12360万吨,较上年增产355万吨。

  农业部农情调度显示,今年秋冬种进展顺利,小麦种植面积稳中略增。预计2015/16 年度全国冬小麦面积将稳定在3.38 亿亩,较上年增加60万亩。

  2015年北方冬麦区大部12月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1-2℃,月内虽未出现明显降水,但由于11月降水充沛,麦田底墒良好,目前麦区大部墒情适宜,对冬小麦分蘖扎根和安全越冬有利。农业气象观测站苗情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冬麦区一、二类苗的比例分别为22%和74%,接近去年和常年,长势总体良好。

   (二)供求平衡分析

  2015年夏粮生产期间主产区大部天气较为有利,预计全国小麦总产量约2310亿斤,比上年略增约10亿斤。今年入秋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利的天气和墒情条件,有利于冬小麦播种。11月下旬,2015年全国秋冬种工作已结束。由于今年秋冬种工作开展较早、措施落实到位率高、播种质量好,加之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好,适墒适期播种面积大,因此小麦出苗整齐,为明年夏粮生产打下坚实基础。预计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3.39亿亩,较上年持平略增,究其原因,虽然2015年农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加重了市场看弱心理,但国家及时公布了2016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加之各主产省加大农技服务力度,稳定农民种麦收益预期,整体播种面积未受影响。当前,西北地区大部、华北、黄淮大部冬小麦进入越冬期;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西部和南部处于分蘖期;江淮、江汉和西南地区大部处于三叶至分蘖期;云南部分进入拔节期。从主产区气象条件看,华北、黄淮大部以晴好天气为主,光温条件利于冬小麦分蘖及安全越冬;西北地区出现降温降雪,利于土壤增墒蓄墒;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影响冬小麦生长。

  预计2015/16年度国内小麦消费量将小幅下降。其中,受经济形势影响,口粮需求略减;在养殖业仍不景气、玉米库存水平较高等因素影响下,小麦替代玉米用于饲料的优势持续下降,预计年度内小麦饲用消费将继续下降。整体看,预计2015/16年度国内小麦消费量约2187亿斤,较上年度下降88亿斤,减幅3.8%。尽管后期进口小麦预计仍具有性价比优势,但在当前经济形势及进出口政策影响下,预计2015/16年度我国小麦进口数量变化不大,预计约40亿斤。据海关统计,2015年1-11月份,我国共进口小麦55.2亿斤,同比减5.67%。

  综合预计,由于2015/16年度饲用小麦数量下降幅度较大,小麦新增供需结余约160亿斤,供需关系继续改善。

   (三)市场价格走势综述及市场特点

  1、小麦市场价格较往年偏弱

  2015年,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以及面粉加工业整合导致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小麦需求增速明显放缓,麦价整体形势偏弱,阶段性的上涨行情也持续较短。

年初至新麦上市前期,即1-5月末,国内小麦市场整体稳定,区域价格小幅波动。年初制粉企业春节备货采购理性,小麦市场旺季不旺,价格平稳。进入二季度以后,政策麦拍卖投放稳定,各地储备小麦轮换相继出库,市场供应压力增加,小麦价格稳中有所下滑。

  5月下旬至三季度末,麦价围绕托市价弱势运行。由于去年夏收期间多数抢收的贸易商最后收益并不理想,导致今年夏收期间收购普遍谨慎,麦价低开稳走,托市启动后开始回升,但进入三季度后市场购销活跃度降低,收购进度整体缓慢,价格走弱。

9月30日托市收购结束,国内麦市步入政策真空期,麦价国庆节后断崖式下跌。2016年最低收购价不变稳定市场信心,再加上雨雪天气推动,麦价出现修复性反弹。截至年末,整体处于托市收购价与临储小麦拍卖底价之间区间波动。

  截至12月31日,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等白麦交易均价为2296元/吨,较月初上涨48元/吨。

  另据中华粮网监测,2015年12月份中储粮全国小麦收购价格指数为139.44,较上月涨0.09%。

  2、面粉价格低迷 加工企业生存环境艰难

  2015年国内经济下行导致加工业低迷及消费需求不景气,虽然麦价低迷降低了加工企业的原料成本,但终端需求不旺很大程度抑制了制粉企业的加工量,开工率同比明显下降,面粉价格也持续趋弱。再加上低价非主粮进口力度持续不减、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大幅走低以及饲料业有效需求恢复缓慢使得麸皮市场遭遇较大的冲击,麸皮市场需求疲软,甚至积压在面粉加工企业仓库,面粉加工企业生存环境艰难。

  3、品质分化明显 优普麦价差拉大

  今年小麦收获期间,河南、江苏、安徽、湖北等部分区域小麦受灾导致品质受损,受制于面粉加工企业小麦采购成本、数量及质量控制较为严格影响,国内小麦市场价格因品质差异分化较为明显,品质受损小麦价格明显低于国家托市收购价。另外受市场优质小麦粮源偏少、且专用粉市场销售程度较好等因素影响,相对普通小麦而言优质小麦价格整体表现一直较为坚挺,尤其夏粮收购期间优质小麦价格上涨迅猛,部分地区甚至还出现了抢购优麦的现象。截至12月底,主产区优普麦价差在200-280元/吨,处于较高的位置。

  4、强麦期货震荡上行

  截至2015年12月31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连续报收于2920元/吨,较年初的2536元/吨,上涨384元/吨,涨幅15.14%。

   (四)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分析

  1、政策麦成交持续低迷

  今年以来,国家临储小麦拍卖成交持续低迷,主要是由于小麦市场价格弱势运行,政策麦销售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导致政策麦库存高企难销。截至2015年末,政策麦总成交量仅有600多万吨,不足去年成交总量的一半。庞大的政策麦库存增加了国内小麦市场的整体供应压力,限制了麦价的上行空间。

  2、政策走势值得关注

  虽然政策对小麦市场的影响呈减弱之势,但国家对小麦口粮的保护并未改变,最低收购价仍将支撑市场底部。目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逐渐成为新年改革的热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要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作为改革三大措施的“去库存”放在了第一位。当前政策性小麦库存高企的现状依然存在且销售困难较大。加快去库存的步伐就得有相应的政策出台,市场亦对国家将下调小麦拍卖价格的传言不断,新的年度国家在小麦最低收购价维持稳定的前提下是否调整拍卖价格值得关注。

  3、小麦饲用难有起色

  2015年由于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大幅下行,玉米小麦长时间处于高价差,且大麦、高粱等替代品进口势头强劲,饲料加工企业对小麦即便是低价的不完善粒超标小麦采购积极性也不高;国内饲用小麦用量和价格均受到较大的拖累,饲用小麦替代需求基本遭挤占。截至12月末,山东地区小麦玉米比价为1.24,价差为460元/吨;广东福建地区小麦玉米比价为1.14,价差为297元/吨;河北地区小麦玉米比价为1.29,价差为535元/吨,河南地区小麦玉米比价为1.31,价差为565元/吨。预计短期内小麦饲用需求不会有起色。

   (五)国际市场及进出口情况

  国际小麦在供需宽松、美元走强等利空因素主导下,市场行情大幅下跌。截至2015年12月31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美小麦连报收于469.5美分/蒲式耳,较年初的581.25美分/蒲式耳,下跌111.75美分/蒲式耳,跌幅19.23%。截至2015年12月底,3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FOB价格为195.4美元/吨,到国内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725元/吨,比去年同期下跌399元/吨。

  中国海关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国内共进口小麦275.86万吨,同比下降5.65%;预计2015年进口小麦数量超过300万吨。

   (六)后市预测及操作建议

  2016年经济尚无回暖信号,小麦下游产品市场需求在春节过后仍将保持颓势,小麦需求将逐步放缓,进入产业寒冬。小麦供应则主要依靠国储粮轮换及基层市场余粮供应,基层粮源供应的缩减将支撑冀南豫北鲁中地区的麦价。低迷的面粉市场仍无力支撑企业大规模竞拍托市粮。目前的供需形势尚无力使小麦价格突破托市价格。由于国家重视程度较高,小麦产量连年增长,即使厄尔尼诺等不利气象因素会使减质增产风险增加,但仍无碍2016/17年度的小麦供应。据中华粮网数据模型预测,至1月底全国小麦市场均价在2300元/吨左右,从趋势上看整体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