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黑诊所屡禁不止 非法行医缘何成打不死“小强”

01.09.2014  12:12

    记者 亢春宁 通讯员 张佳佳

    “现如今诊所比厕所多!”这是很多人对诊所遍地的调侃。确实,诊所解决了老百姓就近就医的难题。但与此同时,一些没有行医资质的“黑诊所”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在都市村庄的各个角落,在家属院里某个居民家里,都可能看到它的影子。据了解,相关部门对“黑诊所”的查处行动不可谓不频繁,打击力度不可谓不大,但为何“黑诊所”依然屡禁不止、总能“起死回生”呢?“黑诊所”生存的土壤是什么?除了“”一条路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管理途径?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走访。

    【调查】黑诊所真的就是便宜又方便吗?

    小刘23岁,四川人,今年5月份跟随一家建筑工程公司来到我市,在高新区的一处工地做建筑工人。吃住都在工地,日常用品也可以到超市购买,工闲时还可以到广场散散步,这样的打工生活让小刘很满足。可7月份一次到诊所就医的经历,让他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7月16日,小刘正在工地干活,突然觉得腹部疼痛难忍,他捂着肚子疼得直不起腰。工友将他送到了附近的一家大医院做治疗。各项检查做了一遍,被确诊为急性肠炎。因为病情较重,需要留院观察。

    “光检查费就花了好几百,再住院不得花个上千块?”每月的大部分工资都需要寄给在家劳作的父母和上大学的弟弟作为生活费,赚辛苦钱的小刘自然不想再多些额外支出。

    这可怎么办?情急之下,小刘听工友说,工地不远处的村子里有一家中医诊所,估计花不了很多钱就能治好他的病。小刘没按医院的要求取药住院,而是让工友直接把他送到了诊所。

    诊所坐诊的是一位老中医,他简单地询问了一下病情,抓了四小包粉末状的中药,让小刘回去后冲服看效果。四包药一共才花了100多。

    2天后,小刘按照老中医的要求服完了药,腹部的疼痛却没有太多缓解。他再去诊所时复诊时,却发现诊所已经大门紧闭人去屋空了。听邻居说,老中医的诊所因无证行医被依法取缔了。

    小刘不仅花了钱,还耽误了病情,不得不再回到医院接受治疗。其实,小刘看病遭遇“黑诊所”绝非个案。记者从市卫生监督所了解到,自2013年10月份开展的整顿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雷霆”行动中,全市取缔的“黑诊所”就有48家。

    【析因】非法行医缘何成了打不死的“小强”?

    非法行医缘何成了打不死的“小强”?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卫生部门开展了多次打击非法行医行动,对非法行医一直保持高压态势。尽管如此,由于市场有需求、非法行医流动性大、成本低以及监管合力尚未形成等原因,非法行医如同打不死的“小强”,让执法者十分头疼。

    据了解,在“雷霆”行动查处的黑诊所大都存在于城市村庄、城乡结合部内,这些地方聚集着大量的流动人口,有庞大的就医市场需求。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黑诊所之所以能够多次起死回生,主要原因就是迎合了一些人就医“便宜”的心理。“平时一个小感冒,到任何一家正规医院,最少都要一二百元,来这里只花十分之一的价钱就能看好,并且,这里服务态度也不错。去大医院排队、挂号,好不容易见到医生,给开一大堆检查单子,多问几句医生就很不耐烦。”一位来张打工的外地人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此外,一些人卫生和防范意识不强,也为黑诊所提供了生存的条件。“有些黑诊所与正规的诊所从外观上看,其实也没有多大差别,有些患者到诊所就医,关注的是能否用最少的钱治好病,很少去关心诊所是否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市卫生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

    在“雷霆”行动查处黑诊所的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由于非法行医流动性大、成本低,不用缴纳任何费用,一旦被查,就会换个地方重操旧业,跟执法人员玩猫抓老鼠,导致非法行医打而不绝,屡罚屡犯。

    同时,基层执法力量薄弱,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也是黑诊所屡禁不止的原因。

    “由于卫生行政执法的局限性,执法人员在执法中存在不少的困难。非法行医者一看到执法人员,就关门大吉或逃跑,移交线索后公安部门难以取证。”市卫生监督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打击非法行医需要卫生、药监、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仅靠一个部门难以奏效。

    【措施】根治顽疾 还需提高认识多管齐下

    “我们应当认识到,黑诊所、假医生等非法行医现象的长期存在,是对每一个人身体健康的巨大隐患,对于这种违法行为,应当及时举报,配合执法部门的打击。”市卫生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正规的医疗机构用药操作都很规范,而黑诊所首先药品来源与质量无法保证,另外,如果突然出现急症,也不具备抢救的任何措施,很容易发生医疗事故。因此,在执法部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广大群众也要行动起来,一旦发现相关线索要及时进行举报投诉,就医过程中也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明资料,如病例、收费单据、化验单、检查报告单等,避免非法行医者拒不承认、事后赖账,也便于卫生行政部门尽快予以查处。

    据了解,在“雷霆”行动中,宣化区出现同一人2次以上开办“黑诊所”的案例,违法者已按规定被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这也为提高非法行医的违法成本和司法威慑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于根治“黑诊所”顽疾,有市民提出建议:卫生、药监、公安等各部门间形成合力多管齐下,进而建立起联合执法的长效机制。基层医疗应当提高服务水平,降低就医成本,也是从根本上打击非法行医的必要手段。“只有让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困难群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才能使黑诊所的顽疾能够标本兼治。”市民王先生说。

    [新闻链接] 开办正规诊所需要取得执业资格

    据了解,所谓“黑诊所”,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不能提供有效真实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非法行医人员不能提供有效的《执业医师证书》,非法行医场所环境脏乱差、不能提供正规的医疗收费票据。根据《河北省医疗机构管理实施办法》,申请《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必须具有《医师执业证书》。而行医人员取得《执业医师证书》需要通过全国统一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在不少条件较为落后的乡村,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村里行医多年,却因为年龄、学习能力等原因不能通过统一考试取得执业资格,从规定上来说属于非法行医人员,但却被村里人信赖,究竟他们该何去何从?

    据记者了解,国务院在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适用于尚未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村卫生室是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我市现在的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标准化的村卫生室,在村卫生室执业的行医人员需要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资格。根据规定,在村医疗卫生机构连续工作20年以上或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培训规划,接受培训取得合格证书的人员,可以向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在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