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市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小财政撬动社会大资本

16.10.2015  20:08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贡宪云 张近情 戴绍志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多、投入大,黄骅市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通过市场手段,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较好地解决了资金短缺难题。

多元化方式筹集更多社会资金

2013年起,黄骅市开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已有200个村参与创建工作,明年还要再推进127个村,实现全覆盖。这么多村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工程量巨大,钱从哪里来?

为解决资金问题,该市采取了多元化筹资方式,即“市财政奖补一部分、向上级争取一部分、乡镇配套一部分、社会筹集一部分”。目前该市本级财政已投入资金2亿元,撬动了市场及社会各类资金4亿元,基本保障了建设资金需求。

小财政撬动了社会大资本。财政资金不仅直接支持了美丽乡村建设,更重要的是发挥了政策激励和引导作用,吸引了更多社会资金投入。”黄骅市委农工部部长刘玖锁说。

近日,我们来到旧城镇小堤柳庄,只见乡愁记忆古屋、古柳清泉、乡情农家院、怀旧田园、百年枣园等景点,充满了浓郁的田园风情,让人流连忘返。“这些项目的建设,都离不开张广新。”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国升说,他们村是个纯农业村,经济较为落后,美丽乡村建设中,村干部为没有钱而发愁。从本村走出去的企业家张广新听说后,就成立了河北柳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他出资千万元投入乡村建设,还亲自规划设计、组织施工,结合村庄特色,打造出了一个个特色景点。

不仅是张广新,华林公司董事长刘德林捐资黄骅市600万元;信誉楼百货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张洪瑞,捐资黄骅市500万元;河北海滨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东兴,资助东道安村239万元、东常庄村100万元……几年来,该市企业家捐助资金达5000万元。“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一大批企业家无私奉献、反哺桑梓,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刘玖锁说。

健全机制保障资金规范使用

9月29日,我们来到李子札村,只见街道宽敞整洁,路边草木苍翠,一排排红顶黄墙的农舍整齐排列,村里还建起了水上公园,湖里碧波荡漾,湖心筑亭,桥连石岸,好一幅乡村美景!

村委会主任张志清介绍,该村过去脏乱差问题严重,但由于村集体收入少,村干部无力进行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开始后,他们多方筹资,村集体投入70多万元,村民、企业、帮扶单位等捐助400多万元,争取省市奖补资金200万元,进行了道路、排水沟、公园、广场等项目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来之不易,保证资金合理规范使用就成为关键因素。”刘玖锁介绍,按照“统筹管理、合理使用、程序保障”的原则,该市努力建立科学有效的资金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