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区开展“五星级”乡村创建

23.05.2015  11:38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这几天,鹿泉区石井乡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张万珠格外忙,这不,刚送走帮助建扬水站的水利技术人员,就急匆匆地和村干部挨家挨户就建设“北方小婺源”开展土地流转进行摸底。

“北方小婺源”发端于鹿泉区委主要领导在张庄村的一次调研。“张庄村四面环山,自然环境禀赋很好,山前大道已经修到了村口,山上大片的梯田完全可以打造成类似江西婺源一样的油菜花观赏基地,周围的山场可是一座富矿啊。”这一提议让张万珠豁然开朗,并立即付诸了行动。“村容村貌改善了,游客就会来,村里有钱了,‘五星乡村’的其他‘三星’就容易多了。”张万珠说。张万珠说的“五星乡村”,是该区提出的创建美丽、富裕、文明、和谐、平安的“五星级”乡村。

在鹿泉城郊接合部的南海山村,村党支部书记曹过群却正在经历“幸福的烦恼”,在滨河路施工现场,宽阔平整的路面已经具备通车条件,“钱不是问题,已经有客商准备对路两侧进行开发了,但规划设计还在研究,这是个很费脑筋的事,太平河是鹿泉的标志性景观,两侧的规划要高标准,不能走前面建后面拆的老路。”曹过群说,对于地处城郊的南海山村,太平河两岸面貌提升、湿地公园为该村走商业带动的路子,实现富民强村带动村容村貌、平安、文明、和谐乡村建设提供了机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鹿泉区环绕省会中心城区,山区、半山区、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像张庄村这样的山区村不在少数,山区村经济发展滞缓,“短板”在“大山”,如何把“短板”做成“跳板”,变开山挖矿的“石头经济”为休闲旅游的“绿色经济”,和以南海山村为代表的平原村在富民以后如何将文明、和谐软环境的“短板”补齐,是同一道“思路决定出路”的“命题作文”。

古戏台、石头村、民间小戏、石榴树这些在村里人熟视无睹的老物件,现在成了北薛庄村的“招牌”。大街小巷搭起了丝瓜架、葡萄架做成的拱棚,嫩绿的秧苗正在使劲地向上攀爬。悠扬的丝竹声从村民薛保祥家的小院里飘出,一段说唱小段《石头村》结束后,薛保祥和他的搭档为我们表演了一种叫“蹭”的民间舞蹈,辗转腾挪中透出诙谐幽默和浓浓的乡土气息,“这种民间舞蹈叫‘蹭’,有将近400年的历史,是我们北薛庄独有的,我们正在加紧排练,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北薛庄村来。”薛保祥自豪地说。村党支部书记薛志军告诉我们,北薛庄村地处抱犊寨脚下,山前大道的北延把动物园、抱犊寨等知名景点和他们村拉得更近了,他们将打造石头村、石榴采摘、民间曲艺、农事体验四大旅游品牌,带动村民致富,“区里正在开展的‘五星乡村创建’就是要实现‘两星’带‘三星’,‘美丽星’和‘富裕星’具备了,文明星、和谐星、平安星的实现就相对容易一点”薛志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