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泉:农村厕所告别脏臭时代

23.11.2014  11:50

    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旭、冯战平)“以前游客夸我们这里的风景美,夸我家的农家菜做得好吃,但很多人抱怨厕所又脏又臭。现在不同了,家里的厕所干净卫生得很。”石家庄市鹿泉区山尹村镇东郭庄村的崔书晨,家住封龙山景区附近,经营着一家小饭店。

    今年,鹿泉区把农村改厕项目作为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一个重要抓手,大力推广三格化粪池式、三联通沼气池式和水冲式卫生厕所建设。施工人员经过培训,按照统一标准,规范操作,严把质量关。该区今年厕改任务共有25949座,目前已完成82%,其中72个村已全部完成改厕任务。

    改厕后,避免了过去旱厕对生活水源的污染,改善了农村群众的生活环境,也切断了相关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保障了群众的身体健康。

    “这个新厕所占地儿小,干净卫生,粪便经过处理,还能当肥料。”11月16日,笔者来到大河镇贾村,在村民王吉家的改厕现场,只见2米见方的土坑中,由八块水泥预制板组成了三组池槽。施工人员介绍,所谓的三格式化粪池,就是厕所便池下方由两个密闭池和一个储蓄池构成,粪便先储存在第一个密闭池内,积累一定容量后自动流入下一个池内,全程密闭发酵,有效杀灭虫卵。待流入最后一个池子的时候,已是无臭、无害化的液态有机粪料,可直接用于浇灌农作物。

    “这种三格式化粪池结构简单,易施工,经过密闭和防渗漏处理,达到了无臭味、无蚊蝇的卫生标准,农户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能改造。”据该区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办公室副主任康培雪介绍,在省、石家庄市每座厕所补贴400元的基础上,鹿泉区财政按每户6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同时,乡镇和村根据各自经济条件,按照每座200元到10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调动了农民改厕的积极性。新式卫生厕所的建造,让农村传统的旱厕逐步告别了脏臭时代。厕所改变了,旧观念也在逐步改变。在乡村环境的不断完善升级中,越来越多的村民意识到:干净,也是一种生活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