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高速收费,年年延期”暴露的真问题‍

02.08.2014  09:33

    高速公路收费到期怎么办?山东曾经的做法是延长期限。上周末(7月26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张传亭表示,预计2015年底,山东省收费期限达到或超过15年的政府还贷高速公路,将达15个。对于即将到期的这15条高速路,是否同样选择延期“毕业”,在上周末的相关座谈会上,张传亭提到,如果到期即停止收费,将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和风险。在2013年底,山东做出决定延长15条道路收费年限,自2009年以来,山东几乎每年都有延长收费的高速公路,其中,有的路段已延长收费不只一次。(《每日经济新闻》7月31日)

    收费到期,是不是一定要开启“免费”节奏,的确还不能说完全顺理成章。事实上,收费年限所限定的,仅仅是期限内的收费方式,到期之后,则当另行再议。从这个意义上说,高速公路收费期限到了,免费通行其实并不能成为当仁不让的唯一选项。

    作为一种契约关系,“收费期限”到期之后,并不意味着收费的取消,而只是契约的重新约定罢了。具体到高速公路收费期限到期之后,究竟收还是不收,又该收多收少,也就需要重新议价。而高速公路收费延期也从来不缺理由,贷款没还完,还有巨额养护费产生;个别路段免费将影响高速公路“整体性和完整性”;免费了,不好管理。就连交通运输厅的官员也表示:“如果到期即停止收费,将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和风险”。看来,收费到期的高速公路继续延长收费期,已是大概率事件。

    不过,若是市场化的租金,当然可以到期重新议价。但公路收费,却并不应与市场化租金混为一谈。事实上,公路收费期限的最初设定,显然正是以“收费还贷”为目标,而无论是收费的额度,还是收费的期限,也都是据此测算得出的。而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长,公路通行率的提升,按照当初设定的收费期限,最终实现的收费恐怕只多不少。何以收费期限到期,钱竟然还没有还完,养护费更是始终没着落,延长收费期的背后,究竟是当初收费期限的测算犯下了低级错误,还是收费没被用于正道,抑或是干脆把收费当作既得奶酪,难以割舍,自然更需追问。

    诚然,高速收费的确不仅仅只有还贷一件事儿,高速养护也同样有赖收费,既然公路只要使用,养护便不可或缺,长期存在的养护费,似乎理当对应延绵不绝的收费才对。而国外的高速公路,也的确不乏长期收费的先例。例如,虽然美国高速公路中收费路段不到十分之一,但却是长期收费;而在法国,多达四分之三的高速公路实行长期收费,甚至节假日也不免费。法国人的理念是,没有高速公路是真正免费的,高速公路的资金要么来自过路费要么来自征税,只对路网使用者收费而不是让 全体纳税人埋单,其实更加公平。

    不过,从“收费还贷”到“收费养护”,延续收费即便有其道理,但养护收费显然不应延续还贷的额度。而现实中,由于公路养护成本账目不清,缺乏监管,往往成为一个啥都可以往里装的糊涂账。缺失明晰的养护账本及收费测算机制,仅仅以养护之名,延续当初以“还贷”为目标的收费,本质上其实是将公路当成了永久的 “摇钱树”。

    而相比“钱没还完”、“养护要花钱”之类理由,“免费了,不好管理”,倒是在很大程度上说出了真心话。现实中,“管理就是收费”,何尝不是公路收费的真实写照呢?而所谓管理,也更多沦为盘踞寄生于收费之上的利益分肥。于是,收费大限已到,既得利益却仍意犹未尽,不肯离场,这恐怕才是“高速收费年年延期”背后最强势的利益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