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卷过半我省出现满分作文

16.06.2015  10:54

■本报记者昨日探访高考阅卷现场

■语文、数学主观卷得分低于去年

■评卷现场除了老师们点击鼠标的声音外,几乎听不到其他声响。

□文/本报记者 郭鹏 图/本报记者 郄磊

高考落下帷幕之后,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就是高考评卷工作了。据了解,自6月11日以来.全省共有两千余名阅卷教师进驻判卷现场进行阅卷。昨日,记者走入高考阅卷现场,对我省今年的高考判卷工作进行了探访。从目前判卷现场的反馈来看,我省今年语文、数学的主观卷得分情况低于去年。目前整个阅卷工作已经过半,6月23日左右公布高考成绩。

主观题均采取“三评加仲裁”模式评判

与往年一样,今年我省继续实行网上阅判卷,两千余名阅卷教师按照不同学科,被安排在各自的评卷大厅看卷。走进评卷现场,每位老师都紧盯着屏幕紧张判卷,现场除了老师们点击鼠标的声音,几乎听不到任何声响。

今年是我省高考实行网上阅卷的第十个年头,共扫描语文、数学、外语(均含对口)试卷各349923份.文科综合133263份,理科综合203171份,教育理论808份。选聘的阅卷老师既有大学教师,也有从全省各地中学中挑选的各科目的一线骨干教师,其中评阅普通高考作文、论述等主观性试题的,一般由具有本学科中、高级以上职称的中学教师评阅。此外,在评卷老师报到后,每名评卷人员还必须参加严格的业务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评卷点负责人表示,为确保评卷质量,河北省所有科目的主观题评判均采取“四评”制,即 “三评加仲裁”的模式。评卷时将同一题目随机分发给不同评卷老师,评卷教师既不知道自己是该题目第几次评判,更不知道其他教师的给分情况,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同时通过预设阈值控制分差:若两人评出的分数在学科评卷专家组设定的评分误差范围之内,则取其平均值计分;超出评分误差范围的,进行三评;仍超出评分误差范围的由评卷专家组集体研究仲裁。“三评加仲裁”的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评分误差控制问题,使评卷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客观。

已经出现一篇满分作文

走进评卷现场,大家最关注的还是高考试卷的评阅情况,特别是语文作文成了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记者昨日从阅卷现场了解到,在今年语文作文的评卷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篇满分作文。“由于评卷还没有结束,所以现在有关作文具体内容的细节还不能透露,不过这篇作文是经过评卷组专家几次商议后确定的,内容上绝对没有问题。

语文评卷组的组长表示,这篇满分作文得到了评卷老师和专家组成员的一致认可,虽然不便透露写作细节,但这位考生的文字功底确实让阅卷老师们赞赏,“每年我们在语文作文的评卷过程中都是非常慎重的,对于满分作文更会详细评判,不过应该承认,考生能在几十分钟内,写出那样一篇文章确实说明考生功底深厚。

语文、数学主观题都比去年难

除了语文的满分作文,今年考生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的答题情况又怎么样呢?昨日记者分别来到这几科的阅卷现场,向阅卷老师们了解相关情况。需要说明的是,现场阅卷只看主观题部分,客观题都是由计算机读卡阅卷。在语文阅卷现场,语文组相关老师表示,与去年比,今年语文主观题的平均分值可能会有少许下降。数学组的老师也表示,与去年相比今年主观题难度有所增加,因此从目前看分值比去年有所降低。

外语组承担了完形填空、短文改错、作文三道题的阅卷任务。阅卷组的老师们感觉,今年英语词汇量比较大,由往年3000个增加到3500个词汇。目前看,作文的平均分为15.5分。其他两道客观题,平均得分均低于及格分。文科综合方面,政治与去年相当、地理略高于去年,历史由于出现了“难题”,得分略低。

今年的评卷工作自6月11日全面展开,到15日已经完成了主观题的近半阅卷工作。预计在20日各学科将完成评卷工作,22日完成考生成绩合成工作,23日左右公布考生成绩。据了解,在合成分数前,省教育考试院还将对成绩进行多层次的核查,包括分别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评分结果中所有缺考、零分、低分、是否超界等进行核查校验。合成分数后,还要对分数的完整性、有效性及选择题与非选择题成绩是否匹配等进行校验,确保分数合成准确无误。

公示4.4万余名高考加分生

本报讯(记者 郭鹏)记者昨日从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我省已经对今年享受高考优惠加分的考生名单进行了公示,公示内容包括考生号、姓名、性别、报名点名称、享受照顾政策类别等内容。省教育考试院表示,对不符合教育部及河北省有关规定,弄虚作假者请及时举报。河北省教育考试院举报邮箱:[email protected]。通讯地址:石家庄市红旗大街231号河北省教育考试院普招处,邮编:050091。

据了解,今年享受高考优惠加分的考生包括,具有“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考生、具有“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六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六名”考生、“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奥赛;国际科学与工程”获奖考生、“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考生” 、“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考生、“台湾省籍考生”、“侨眷高知子女”考生和“农村户口的独生子女”考生,共计4.4万余人。

 

编辑: 双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