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CPI高点或已过去 专家称全年通胀压力不大

10.07.2014  19:49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数据显示,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3%,低于市场预期的2.4%。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3%。而在2013年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4%。今年上半年的CPI涨幅与去年基本持平。此外,6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滑1.1%,降幅较5月缩窄,印证了经济企稳。多位分析人士认为,上半年物价保持低位平稳态势,下半年通胀上涨的压力不大,今年3.5%的调控目标将会轻松完成。 

CPI上半年低位平稳 

数据显示,2014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3%,环比下降0.1%。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7%,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7%。 

“CPI回落的主要原因是6月份的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均比5月份减少了0.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读数据时称。6月整体物价水平在意料范围之内,蔬菜及肉禽价格回调拉动食品价格涨幅放缓。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管清友也表示,6月CPI同比上涨2.3%,同比回落是因翘尾因素和鲜菜价格回落。 

时隔一个月,CPI再现回落趋势,这意味着CPI年内高点或已过去。5月份时我国CPI上涨2.5%,创下了年内的高点。回看2014年上半年物价数据,总体保持低位平稳,从侧面显示当前虽然存在经济下行压力,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总体平稳的物价,也为市场主体提供了稳定的宏观经济预期,更有于各地和企业集中精力转型升级。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上半年物价水平基本平稳,我国夏粮的喜获丰收还将为下半年物价基本稳定创造良好的基础。国泰君安高级经济学家林采宜也指出,下半年CPI总体压力不会很大,唯一的价格压力来自劳动力成本的上涨。 

年内通胀压力不大 

分析人士认为,年内CPI高点或已过去,下半年通胀上涨的压力不大,今年的调控目标将会轻松完成。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5、6月份将是CPI高点,7月份是次高,之后CPI涨幅将会受基数作用影响而下行,全年CPI涨幅将会在2.2%左右。” 

近年来,稳物价的综合做法成效显现。姚景源分析,物价这种基本平稳的状态主要是因为这两年我国一直把稳物价作为重要的调控目标。此外,物价的平稳也与宏观经济形势有关,现在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运行处在一种基本平稳,稳中有进的状态之中。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王远鸿预计,下半年由于国内外的需求增加以及我国的微刺激政策,CPI会继续小幅回升至2.5%左右,全年预计在2.4%至2.5%之间。他表示,总体看来,今年完成全年物价调控目标没有压力。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周景彤认为,下半年影响物价回升的因素不是很多,物价仍将保持低水平,全年CPI呈现不规则的“倒U型”走势。 

PPI同比年内难转正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数据显示,6月PPI同比下降1.1%,同比降幅比5月份缩小0.3个百分点。PPI同比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印证了经济企稳。分析人士指出,年内PPI同比很难转正,PPI两年多负增长的局面仍会延续。 

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8%,略好于去年同比下降1.9%的水平。但延续两年多的PPI负增长的局面并未转变,显示中国经济依然没有从需求面疲弱、制造业不振的局面中完全走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经济仍有下行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两头承压”的情况加剧。产出方面,迄今PPI已经连续两年多负增长,产品出厂价格一直提不上去;但投入方面,不断上涨的劳动力价格增加了经营成本。这种两头挤压让企业生产经营非常困难。 

连平指出,下半年定向调控应该注重加大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尤其是针对小微企业的“定向减税”,“对能提供十几个、几十个就业岗位的小企业来说,减免税和费,以降低其生产经营成本,更能发挥帮扶作用。”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