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高温侵袭省会

17.06.2016  11:16

专家出招帮您应对“”验

本报记者 程丽娜

6月16日,省会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7℃,“热烈”宣告了高温酷暑天的来临。持续的“高烧”不退,让市民备受煎熬的同时,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种种考验。

考验一:健康

据了解,空气温度达到或超过35℃以上时称为高温,达到或超过37℃以上时称酷暑,连续高温酷暑会使人体不能适应而影响生理、心理,甚至引发疾病或死亡。如何应对高温天气,保持身心健康,记者联系到了河北省中医院急诊科的主任陈分乔,她为市民提供了几个防暑妙招:

1、在户外工作时,要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切忌在阳光下长时间裸晒皮肤。不要在阳光下疾走,也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地方。从外面回到室内,切勿立即开空调。

2、尽量避开在中午高温时段出行,应注意随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时再过量饮水,这样既不能缓解脱水症状,又会造成消化系统的不适。

3、注意对特殊人群的关照,特别是老人和小孩,高温天气容易诱发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和小儿消化不良症状。外出时应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仁丹、清凉油、风油精、藿香正气口服液等。如出现头晕、恶心、口干、迷糊、胸闷气短等中暑症状时,应立即到阴凉通风的地点休息,喝一些凉水降温,严重时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4、在饮食上注意补水和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西红柿、黄瓜、绿豆等。另外可适量饮用凉茶、绿豆汤、冬瓜汤、海带汤等去暑降火的饮料。

考验二:出行

气温的不断升高也会让车辆出现一些异常症状,甚至发生一些危险。长安交警大队的交警洪雨总结了一些高温天气下行车小锦囊,希望可以对市民的出行起到帮助作用。

1、使用年限在四五年以上的老旧车辆会有发生自燃的隐患,车主应注意进行定期检测,看看有无出现老化的油管、电线等,有无电线裸露或者油路的泄漏。行驶时,要留意车辆发生自燃的征兆,如异味、异响或车用电器功能失灵等。如果车辆发生了自燃,应马上将车在人少的地方靠边停下、熄火,取出灭火器,寻找起火点,给油箱和燃烧的部分降温灭火,避免爆炸。

2、水温高是车辆高温天气中最常见的现象。行驶中,如果发现水温表的指针快接近红线,就应该尽快降低车速,把汽车开到阴凉的地方停下。为避免对发动机造成损伤,停车后不要马上熄火,而应该让发动机先怠速运转一段时间。如果水温还降不下来,就应将车熄火,检查发动机的冷却液。但要注意不要马上打开水箱盖,否则容易被蒸气烫伤。

3、夏季气候条件本身就容易引起驾驶者心情烦躁,司机出车前,要保持充足睡眠。行车过程中,如出现精神疲倦、反应迟钝等现象,应立即停车休息,待头脑清醒后继续开车。严禁在疲劳状态下坚持驾驶或是在行车道上停车休息。

考验三:居家

为了抵御室外的热浪,市民家中的电扇、空调开始持续运转。殊不知,最炎热的时候,也是火灾高发的时节。其中,家庭电器是夏季家庭火灾的主要元凶之一。裕华区公安消防大队孙静参谋表示,电器的防火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夏季,市民一定要注意减少家电的工作负荷,不要让家电超负荷运转,更不要私自拉线埋下安全隐患。尤其是为电动车充电时,一定要注意及时断电,充电器等线路不要在阳光下长时间暴晒。

2、在高温天气,市民要经常对生产生活区的电源线路、电源接头和开关进行检查,如发现裸露、松动或发热等情况要及时更换或紧固。

3、市民家中最好准备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由于夏季生活用电剧增,假如遇到电视、电磁炉等家用电器着火,切勿向电器泼水,应先关掉电源,然后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情况危急也可用浸湿的被褥等物覆盖住电器,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4、夏日夜晚,使用电热蚊香器驱蚊的市民也越来越多。在使用电热蚊香器时也需谨慎,要注意通电时间,防止因电热器使用时间过长,烧毁电热器导致火灾事故。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