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高招骗局:谎称大学内部有指标 设局诈骗钱财

13.06.2015  13:47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大幕,接下来,家长更多关注的是高考填报志愿的问题,于此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纷至沓来,提醒考生和家长严加防范。

去年,小李为了自己的弟弟能够完成学业,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小张,据说小张的舅舅是武汉大学的某位领导,手里握着几个“内部指标”,小李对这事儿刚开始也是心存疑虑,所以打算亲自去武汉大学考察一番。

小李:我直接去了武汉,去了之后跟那个人见面了,见面了之后,然后他带我去武汉大学了,他就说那是他亲舅舅,领导说他能够操作。

和这位领导见过面之后,小李动摇了,觉着这事儿也许真的能够办成,而接下来的一件事儿,更是让小李深信不疑,“他那个协议上边就写着武汉大学干部管理培训班,上面包括你的学籍、包括你以后考研、你的电子档案,上面写的非常清楚,让我深信不疑的一点就是上面盖着武汉大学的公章。

这份儿协议就是骗子的杀手锏,也是这场骗局的关键所在,之后小李不断的给对方打款,也如愿拿到了录取通知书,直到去年9月新生入学时,这份假的通知书才大白于天下。

石家庄警方结合近几年的发案特点,列举了几种常见危害,希望即将踏入高校的学生擦亮眼睛:

骗术一:谎称花钱找人能上大学

花点钱,我找人活动,分数不够也能上大学”,骗子常用这些话糊弄家长和学生。西清警务站民警王永辉介绍,这种骗局发生在军校招生的频率比较高,他们谎称掌握军校或国防生“内部招生指标”,借此骗取考生家长的钱财,“国防部通过官方网站发表过声明,军事院校和国防生招生计划向社会公开发布,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和各省招生办都可直接查询,从来没有所谓的内部招生指标。

  骗术二:故意混淆各种招生类型

目前,除了普通高等教育外,还有自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等。骗子们会故意混淆高考招生与这类继续教育招生的区别,“骗子在招生时会故意避开相关敏感字眼,迷惑考生和家长,玩写文字方面的游戏,考生和家长不算很了解的情况下,认为这些钱花的很划算,虽然分考的不算高,但可以取得一个名牌大学的学历,虽然继续教育学院里的相关形式的学历也属于国家承认学历,但是与普通全日制学历有很大的差距。

骗术三:利用网络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会在互联网上设立虚假招生网站进行行骗,“某些不法分子伪造院校网页,设置报名入口,骗取考生登录填报,以此获取考生个人信息,通过让考生缴纳报名费、学杂费等方式进行诈骗。

骗局四:冒牌大学眼花缭乱

这些院校大部分是以北京、首都、中国等醒目字眼为开头来迷惑家长,这些大学在命名上往往与一些知名大学很相近。例如:中国邮电大学、北方医科大学、首都医学院等,很能迷惑家长和考生,“大学网”公布了第三批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包括河北的10所大学,石家庄东亚大学、廊坊的中国金融管理学院、秦皇岛华北建筑工程学院等等,都是网上有名的骗子学院,考生和家长如果拿不准的话,可以查一查、看一看。”

在这里提醒广大家长和考生,报考大学一定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以免造成遗憾。(河北电台记者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