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马路,你能严格遵守红绿灯吗?文明出行不越线

01.04.2016  09:40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您等一等。”这首朗朗上口的童谣,留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当路口红灯亮起,不管是机动车还是行人、非机动车,都应遵守交通法规,在停止线前等待。然而,现实生活中,看车不看灯,任性穿越马路的现象却屡见不鲜。

  近日,记者驱车沿省会建设大街由北向南行驶。在建设北大街与正东路交叉口,记者看到,当南北向红灯亮起时,大部分非机动车车主仍自顾自闯红灯而过,只有两人等到绿灯亮了才通行;随后,在建设北大街中山东路路口,红灯亮起时,已有8辆非机动车行至机动车道中间护栏处,稍作停留,他们纷纷“见缝插针”,从一辆辆汽车间隙穿过;稍后,在建设南大街裕华东路路口,机动车道左转灯亮起时,有5辆非机动车迫不及待地与机动车并行左转。

  “我们正快速进入汽车社会,但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法治意识还比较薄弱,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陋习仍较为普遍。”省交管局队伍管理处宣传科民警于世强介绍,去年前三季度,全省共处罚交通违法行为1525万起,其中,非机动车违法行为7万起,行人和乘车人违法3万起。在去年我省群众网评出的“十大交通陋习”中,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抢黄灯位列榜首。

  另据了解,从2月25日起,石家庄市开展了整治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集中行动。当天,仅在裕华东路和青园街路口,不到1小时,交警就查扣19辆电动自行车、自行车、三轮车。其中不少是由于闯红灯、逆行。

  为什么看来再简单不过的“红灯停”,许多人却做不到呢?

  “等红灯的时间太长了,因为急着上班,看到没什么车,就骑过来了。”一名男青年这样解释。

  还有人辩解:“我是看斑马线那头绿灯亮着才过的,没想到刚走到一半就变灯了,不能算闯红灯吧?

  也有人称:“我知道不能闯红灯,可看到有好几个人已经闯了,就跟着走了。

  ……

  在许多人看来,在交通出行中遵守规矩、听从指挥不应该打任何折扣。

  日前,28岁的刘辉骑车经过省会青园街与健康路口,刚好赶上红灯。他将自行车停在白线内,耐心等待,直到对面绿灯亮起才通行。记者上前问他为什么要等红灯,他说:“这是最起码的规则吧,再说有什么着急的事,非得抢这十几秒?

  “大家都知道闯红灯不对,为什么现实中却有很多行人和非机动车不能严格遵守红绿灯呢?”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副教授甄世辉认为,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从根本上说,很多人的规则意识、法治意识还不够强,只考虑自己方便,不愿意受红灯约束,总想从利己的角度突破这条规则;从执法的角度看,行人和非机动车违法监管难、处罚难,所谓“法不责众”,造成违法成本低,更助长了一些人“这不算个事儿”的想法。所以,要根本改变这种不文明现象,需要一手抓教育,增强人们遵纪守法的意识;一手抓惩处,依法处罚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两手都要硬”,即要在精细、精准上下功夫,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对此,于世强有同感。他说,我们的宣传教育,应该更“接地气”。比如“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定,很多人虽然知道,却不一定意识到这是确保大家安全、畅通出行的规则保障。因为相对于机动车,行人和非机动车处于交通参与的弱势方,如果仅仅为了抢几秒时间而闯红灯,一旦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行人和非机动车车主很容易受伤。另一方面,还应看到,相互礼让比争道抢行更能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还有一些人认为,作为一种养成教育,文明交通宣传教育也应不断推陈出新。比如,可对严格遵守红绿灯的行人或非机动车车主进行奖励,送上一枝鲜花、一句祝福等,以提高其荣誉感。

  为破解行人与非机动车违法行为取证难、处罚难,沧州市从去年11月起引进了“行人闯红灯自动识别抓拍系统”,不仅通过语音提醒行人不要闯红灯,还对行人闯红灯的违法行为进行抓拍,据此交警可以现场对其罚款。据统计,该系统运行第一个月,行人闯红灯平均每天有37起,第二个月则下降为每天20起。沧州市交警支队宣传科民警孔大龙说,将不文明“”在阳光下,有助于增强守法意识,一定能促进文明交通意识增强和交通守法率的提升。

   相关

  网上网下话文明交通

  网友“美丽小鱼”:现在的人都离不开手机,连过马路都看手机,根本不看路,多危险。提醒这些“低头族”,暂时放下手机,专心过马路。

  石市桥西区居民方进:一些机动车驾驶员对正常通过斑马线的行人视而不见,不但不减速,甚至还加速,迫使行人为其让路,很不文明。

  保定私家车车主王女士:一些车随意变换车道、加塞,让本来车流密集的城市道路变得更加拥堵,也容易造成剐蹭等交通事故。开车还是规规矩矩好。

  邯郸市居民李先生:应该好好治理一下路边乱停车。本来路就窄,许多汽车停在非机动车道上,影响自行车和电动车通行。

  石市居民刘先生:我最怕电动自行车,它们速度快,有些随意在马路上乱钻、逆行,还有的跑到机动车道上,很容易撞人、撞车,该好好管管。

   记者感言

  心中常亮红绿灯

  红绿灯,是交通秩序的保障,是交通法规的象征。面对红绿灯,很多人的无视、侥幸、任性,说到底是法治意识的欠缺。每个人的心中,都应常亮红绿灯,强化法治意识,做到出行文明。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红绿灯,正是确保我们出行安全与畅通的“规矩”。遵守红绿灯,不是对小孩子的说教,而是每个人为维护生命安全和公共秩序应尽的社会责任。你在红灯亮起时停下等待片刻,实际上是参与了交通文明的一次“众筹”,也是对他人安全与畅通的“投入”,更是为自己的安全与畅通“储蓄”。

  心中常亮红绿灯,安全畅通伴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