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首批红色教师曾求学河北省正定

10.09.2015  10:48

  今天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31个教师节,一年前省会学者王律偶然收到一本华北大学同学录,里面记录了教育系7班80多位同学的简介,其中约有一半是河北籍。这份同学录的封面印着“1949年9月10日”,第二天这批学生就毕业了。这个班的班长黄济曾在1984年底与他人联名提议设立教师节,第二年我国将9月10日定为教师节。如今看来,这份同学录中的学子绝对称得上新中国第一批红色教师。

  一本66年前教育系同学录

  昨日,记者在王律手上见到了这本泛黄的小册子。封面正中印着醒目的红色五角星,五角星中间写着“同学录”三个大字,在红色五角星的正上方印有“华北大学”四个大字,而在五角星下方还分别印有时间“1949年9月10日”和“华北大学第二部第二分部教育系第七班”的字样。翻开这本同学录,内里第一页顶部印着“朴实虚心”四个字,在下面的白纸上写满了一个个手写的人名,可以看出这些都是同学们当时相互之间的签名。

  再往后翻,便是打印的同学录,记录了80多位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等信息,记者还发现这个班里有将近一半的同学是河北籍学生,如“河北涿县、河北丰润、河北清苑、河北乐亭、河北昌黎、河北玉田、河北徐水、河北南宫”等等,可见当年华北大学与我省的历史渊源颇深。

  据王律介绍,这份同学录是2014年9月他在逛省会古玩市场时发现的。当时看到小本子上的“华北大学”、“1949年9月10日”等文字,他感觉极有文化收藏价值,便立即从那位正定藏友手中购得。当年坐落于正定的华北大学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而据人民大学校史记载,华大迁到北京后,二部招收新生较多,便设立了三个分部,共编为30多个班。新发现的这本同学录是第二分部的第7班,1948年时他们还在正定学习,直到1949年4月才迁往北京,当时驻北京方家胡同,由华大的著名文艺理论家河洛老师负责日常教学和管理。

  1949年9月11日,华大二部的三个分部的教育班举行了毕业典礼,所以在毕业的前一天即1949年9月10日印发了这本同学录,作为毕业分别后的永久纪念。而9月10日这一日子恰恰成为后来的教师节,同时这些同学又都是学的教育专业,之后大都走上教育岗位。他们在建国时开始找工作,可谓新中国第一批红色教师。

  同学录上的班长毕业后留校

  王律几经查询联系,找到了同学录上的黄济,他当时是班长,更是同学录名单上的第一个。去年国庆节前夕,王律到中国人民大学筹备展览的间隙,在北京新风北里中直宿舍,见到了当时已经93岁高龄的黄济老先生。

  此时,王律将收藏的这本同学录拿了出来。看见这本同学录,黄老先生激动得感叹连连,更不住地向王律表示感谢。“时间已经过去65年了,当年印的同学录我早已找不到了。”他指着第一页上自己那时的手写签名说:“这和我现在写的字还是一模一样。”黄老兴奋地念着同学录上的名字,一位位慢慢回忆着这些同学的音容笑貌,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烽火弦歌的激情岁月。

  而对于自己的成长,黄老尤为感谢华北大学。“华北大学从正定建校到结束,虽然仅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华大严谨的治学,求真的学风,给我们带来深远的影响。”黄老说。为了表达对母校的思念和感谢,黄济老先生挥毫题词“正定华北大学是我政治生命的开始”。黄老说:“当时我是在华大参加革命并入党的,所以我始终把正定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这些年来更会不时想起那段和同学在正定学习生活的岁月。

  黄济等人提议

  设立教师节

  黄济,原名于鸿德,1921年7月20日生,山东即墨人。在大学期间,逐步接受革命思想的影响。1948年7月,由地下党组织介绍去华北解放区,先后在华北大学一部和二部教育系学习,1949年黄济毕业留校任教,建国后从中国人民大学转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成为博士生导师,著作丰硕,桃李遍天下,被誉为“新中国教育理论的开拓者”。

  说起黄济和9月10日教师节还有一段故事。1984年12月15日,北师大钟敬文、启功、王梓坤、陶大镛、朱智贤、黄济、赵擎寰联名,提议设立教师节。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便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为什么是9月10日?据了解,定在9月10日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解放后的第一个教师节,而从此以后,老师便有了自己的节日,今年已是第31个教师节。

  令人遗憾的是,黄济老先生今年1月逝世,享年9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