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世界冀商大会”今开幕 “冀商”挖掘新商机

06.07.2015  11:38

河北广播网7月5日消息(记者丽红)今天(7月6日),“首届世界冀商大会”将在石家庄举行。“冀商”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如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百年冀商怎样才能重新崛起,焕发出新的活力?

说起晋商、徽商,人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乔家大院”、“红顶商人”的形象,但提起冀商,人们似乎知道的不太多,但是近代史上“冀商”也曾经像其他商帮一样自成体系。

上海市河北商会执行会长王立琦:冀商的三大部分,一个是唐山乐亭的老呔帮,还有我们张库帮,就是张家口这边卖药的,邯郸的武安帮,非常厉害。

冀商”的历史还可以追溯的更加久远。西汉时期丝绸之路上最精美的丝纺织品出自巨鹿;11世纪,定州缂丝是世界最富丽的丝纺织品。

王立琦:都知道苏杭上海的丝绸好,但是丝绸的发祥地是我们河北。在解放前,上海有六家大工厂,都是我们河北人开的,河北衡水人。

现在仅在上海经商的“冀商”就有二、三十万人,“冀商”曾经走过弯路,与沿海等发达地区的商人相比,也还有差距。

王立琦:北方人的传统就是比较保守、含蓄、低调、不张扬,用现在的词就是不会包装自己,比如说,骨质瓷是世界上公认的高档瓷,产地就在我们唐山、邯郸。有这么好的东西不会营销,人家就拿我们的东西,打上人家的商标,到国外市场大量的流通,而且价钱很高。

现在“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为冀商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如何在这个大背景下促进自身发展,并带动河北的经济发展,省工商联经济处处长李哲说,关键在于加强本土冀商与海内外冀商的交流与合作。

李哲:浙江有一个农业产业化的项目,它想在河北的沿海地区找一个地方,它想从澳洲引进牛,然后在河北来屠宰,它看中的是京津冀这个市场。

首届世界冀商大会”参会的冀商代表超过650名,来自海外的约110余名,来自省外的约350名左右。

省工商联副主席李纯勇:现在是两方面,一个是把企业引进来,注重于绿色环保的、农业开发的、园林建设的、旅游的、文化的;再一个是把咱们河北省的这些优势的产业(和)从事这些产业的企业家带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