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藁城吉祥之城

24.12.2015  11:50

□本报记者 刘真 通讯员 闫玲彦

从石家庄市区出发,沿着与滹沱河河道平行的公路一路向东,所经过的第一座城,就是藁城。这座伫立在华北平原上的城市,3000年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人们耕读相传,用质朴的情怀为其注入着蓬勃的活力。

兵家必争 膏腴之地

如今的藁城,早在公元前1400年的商代中期,就已经有“朵氏”部落在此劳动生息。春秋时,这里是肥子国属地。如果从公元前113年(西汉元鼎四年)始置城县(现藁城治所前身)算起,藁城也已经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两千余年的沧桑巨变。

尽管如今县城北面的滹沱河故道已经断流多年,但历史上的滹沱河是藁城的母亲河。两千多年里,滹沱河在藁城境内多次改道,以自然的神力造就了这里肥沃的土地。藁城古老而兴盛,就因为位处膏腴之地,同时又是华北平原在滹沱河南岸的战略要冲,所以历史记载中的藁城,许多时候都与残酷的战争有关。

从市区到藁城,会从名为九门的地方经过,这里曾是记载于史书的重要边塞,战国时的赵国名相蔺相如就曾在此筑城。战国时的藁城,恰好位于赵、燕、齐、中山交界的四战之地,九门位于滹沱河北岸,它南临大河,北控要道,是建设要塞的理想之地,所以“九门城”的历史,比藁城县还要悠久。几十年前,九门还能看到高出地面的夯土“城坡子”,如今城塞的遗迹已在岁月中湮没不闻,只剩下九门城的地名,让人能从中聆听到那遥远的金鼓之声。

四明楼上 景象大观

藁城城区中轴线的最北端,伫立着30米高的四明楼,这里很长时间里都是藁城的制高点。明朝崇祯七年,由当时的藁城知县刘敏学主持,在县城十字街中央修了一座高大的门楼,因为登临斯楼俯瞰全城,四方景致蔚为大观,所以命名“四明楼”。

如今藁城中央这条贯穿南北的大街,恰恰经过当年四明楼旧址,而眼前这座四明楼,也是在旧址北侧,经过了六年重建后刚刚竣工。这座二层三重十字歇山式的高大门楼,自有一股与生俱来的雄浑气象。第三重檐上,由启功书写的“四明楼”匾额,字体修美雍容。现在登上四明楼,向南可以将城中景色尽收眼底,而在四明楼北侧,则是河道和沿岸的衰草簌簌。1401年,朱棣的燕军曾在藁城附近的滹沱河南岸与真定府(今正定)守军展开大战,朱棣的部队在狂风中击溃对手。这是一场改写明帝国命运的战役,从此建文帝在黄河以北无险可守,朱棣的雄图霸业也从此开启。北方冬天的肃穆,造就了这里人们的慷慨,也许四明楼脚下,就曾是当年的战场,杜甫笔下的“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想必也就是这样的一种胸怀吧……

藁城宫灯 传承年味

来到藁城,就不能不提到宫灯。宫灯,是藁城最鲜艳醒目的一张文化名片。藁城宫灯始于东汉,盛于隋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尤以红纱灯最为有名。关于宫灯,当地流传的来历很多,藁城人更喜欢这样一个传说,清雍正年间,藁城屯头村一李姓老汉有做灯笼的手艺。每到年节,便做几对灯笼挂在自家门口增添节日气氛。有一年,他做了几对精制的灯笼到藁城集市上去卖,恰被县太爷看见,并全部买下,挂在县府整日观赏。后来县太爷又将灯笼献进宫内得到了皇帝的欣赏,灯笼便从“贡灯”变成了宫灯。

藁城的宫灯制作,以梅花镇的屯头村为中心,产业辐射全城。作为“中国宫灯第一村”,屯头村的宫灯产量占了全国总产量的80%。记者走访藁城时已入冬月,正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每年的这个时候,藁城都向海内外输出着浓浓的年味儿。现在,藁城将宫灯产业与文化旅游融为了一体,在宫灯博物馆里,不仅可以欣赏到各式的精美宫灯,还能在生产车间自己制作宫灯。时代在变,人们祈求美好生活的心不会变,藁城宫灯传承数百年的传统技艺也没有变。街边鳞次栉比的宫灯店,大红色的灯笼迎风摇摆,才知道“吉祥之城”名不虚传。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