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那些坚守的身影

20.07.2016  17:14

7月19日,强降雨袭来。为及时清理路面积水,缓解交通拥堵,环卫工、交警等一线工作者们在雨中坚守岗位,为城市的安全和市民的出行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忙碌的身影成为雨幕中最动人的风景。安监、民政、市住建局等部门也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应对雨情,或半小时一巡查确保生产安全,或24小时待命确保在建工程安全。

环卫工污水中摸索井盖

上午9时30分许,记者在裕华路和红旗大街交口见到了刘江红,她是桥西环卫大队清扫一科的大班长。从凌晨降雨开始,她就和同事在街头忙碌,已经连续工作了6个多小时。

此时,刘江红正和同事拿着扫帚,合力清理路面上的积水,虽然他们身上都穿着雨衣和雨鞋,但还是阻挡不了越来越大的雨势,所有人的身上都早已湿透。“西里街和长青路附近路面积水严重!”10时许,在群里看到同事发布的消息后,刘江红蹬上自行车就往现场赶。

下水道堵了,得立刻打开雨水井协助排水!”刘江红奋力走到路边,在积水中弯下腰摸索起来,因为下水道堵塞的缘故,水里弥漫着一股臭气,不时溅到她的脸上,可刘江红却毫不在乎。她说,因为常年在这里工作,他们对每一口井盖的位置都了如指掌,在污水中寻找井盖,是每个人都熟练掌握的技能。

十分钟后,在将附近的雨水井全部打开,并设立好警示标志后,刘江红终于松了一口气。她说,每年汛期来临,他们就要兼职防汛员,每时每刻都要在街上盯守,防止路面积水。“我们辛苦没啥,关键是积水等不了啊!”说完这句话,刘江红再次骑上自行车,向下一处积水点赶去。

指挥交通

交警哪有状况就往哪赶

东大街和范西路口堵车严重,需要马上疏通!”10时30分许,听到对讲机中传来的指示,长安交警大队一中队的交警高杰匆匆赶到了该路口。这里的机动车已经排起了长龙,高杰马上来到路中间开始指挥。瓢泼而下的雨水顺着脖子往衣服里钻,但高杰的动作却没有受到一丝影响,在他的努力协调下,僵持许久的车流终于恢复了通行。

这里的问题解决了,但高杰却没有休息的时间,因为刚刚接到通知,范西路青园街路口处出现积水。“应该是雨水井被杂物堵住了!”跑到现场后,高杰迅速判断出了问题所在,他马上弯下腰去,赤手在污浊的积水中清理了起来,很快,一大堆杂物就被清理了出来。

高杰告诉记者,从早晨7点开始,他和同事就不停在辖区内奔波,指挥交通、协助排水,哪有状况就往哪儿赶,为的就是确保道路的畅通。

公交行车

司机每站多等一会儿

清晨6时许,62路公交车司机张丽准时驾车驶上了线路,多年的行车经验,让她有了足够的雨天行车经验,从出站的那一刻起,她的精神就高度集中,力求不出一丝纰漏。

雨天积水严重,张丽一路上稳稳地控制着车速,尤其是当有行人在车旁时,她更是会尽量减速,为的就是不让水花溅到路人的身上。“公交车体积大,溅起的水花也大,要是不注意,行人可就遭殃了!”张丽说。

因为下雨的缘故,站台上候车的人很多。记者注意到,每到一个站台,张丽都会刻意多停一会儿方便乘客上下,尤其是看到后方有赶车的人时,就算已经启动了车,她也会再次停下来等待。

几站过后,车厢里已经挤满了人,平日里响亮的报站声也被嘈杂的声音掩盖,为了不让乘客误站,每次语音报站结束后,张丽都会再喊一遍,同时提醒乘客们上下车时注意收好雨具,不要碰到其他乘客,虽然客流量较多,但在她的疏导下,车里的秩序井井有条。

雨中抢修

维修工24小时没有合过眼

11时许,正是雨势最大的时候,当记者赶到胜利北街和光华路交口的时候,市供水公司大管维修所的工人王爱新正站在泥水中挥舞着铁锨,浑身上下沾满了泥点。7月18日中午,这里的供水主管发生崩裂,他们正在争分夺秒地进行抢修。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导致本来就被水泡的松软的土层更加脆弱,为了防止塌方,他们连夜在现场垒起了堤坝,并动用6台水泵不停排水,将近24个小时的连续作业,让每名工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疲惫。

坑里积水又上来了,马上派人下去排水!”接到指示后,王爱新来到管道坑边,在身上系好安全绳后,他拿着工具慢慢向坑下走去。此时坑里的积水足有4米多深,且坑沿的土质非常松软,随时可能发生垮塌,即使已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但过程中王爱新还是摔了好几跤。

从坑下上来后,王爱新累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接过同事端来的热汤和烧饼,他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王爱新告诉记者,不管刮风下雨,只要供水管道出现故障,他们就得立刻抢修,每当这个时候,吃饭睡觉就成了奢侈的享受。“再累也不能停,早点修好市民就能早点用上水!”王爱新感慨道。

市区各地道桥通行正常

本报讯(首席记者 靳晓磊) 7月19日,我市出现强降雨天气,市城管部门防汛人员迅速展开防汛工作,应对雨情。当天上午,市区两座地道桥出现短时断交。经过防汛人员全力奋战,到17时,市区各地道桥无积水,通行正常。

降雨开始后,市排水处防汛人员盯守各个泵站,加大雨水抽排力度;市夜景照明管理处根据道路积水对照明设施影响情况,及时关闭易积水路段控制终端,保障城市照明设施安全运行;市道桥处防汛队伍及时开展道路设施巡查,发现道路塌陷,及时修补。

在二环路,二环路管理处收到强降雨预警后,防汛人员及时打捞、清理堵住收水井的漂浮物,提前打开易积水部位的收水井盖,加速排水,并设置专人看守提醒。同时,各区环卫工人及时上路,清理排水井箅上的垃圾杂物,及时开展推水作业。

为及时排出城区雨水,上午9时左右,随着雨势逐渐加强,市城市水系管理处将民心河64座雨水闸门全部开启,将15座橡胶坝也按照从下游至上游的顺序,逐级塌坝,确保了城区道路雨水通过民心河快速排出。

11时20分左右,由于施工造成附近雨水方沟截断、新建雨水管道尚未使用,大量雨水汇入西二环和平路桥桥下,造成约1.5米深的积水。后经全力抽排,14时左右将积水抽排干净,道路恢复正常通行。

上午11时30分左右,由于西三环区域短时降雨量大、降水集中,汇水面积过大,周围张营村、西三环区域的雨水全部汇入中山西路地道桥,造成深约1米的积水。防汛人员立即拉起警戒线、设隔离墩,疏散过往行人,抽水设备全力抽排,约1小时后积水抽排干净,道路恢复通行。

据市城区防汛办负责人介绍,截至19日17时,城区各泵站运转正常,地道桥已无积水,通行正常。城区防汛人员在岗在位,随时应对降雨发生。

12座大中型水库运行平稳

本报讯 (记者 董 昌) 7月19日,记者从石家庄市水务部门了解到,目前,全市12座大中型水库仍在汛限水位以下平稳运行。

现在入库流量是15立方米/秒,目前水位距离汛限水位还有3.8米。”7月19日下午,位于行唐县的市管大型水库之一的口头水库管理处副主任高文生说,水库上游降雨量在70毫米左右,目前入库的三条河道都产生了径流,但流量不大,“我们现在每两到三小时加测一次上游水位,而且会专门派人巡视上游河道,及时掌握水库上游来水情况。

与口头水库相比,位于灵寿县的另一座市管大型水库横山岭水库的入库流量就比较大了。该水库管理处主任高庆雪告诉记者,从19日6时到16时,横山岭水库上游降雨量已达到130毫米左右,16时的入库流量为每秒200立方米,“从6时到16时,水位线上涨了0.5米。”高庆雪说,虽然入库流量不小,但距离汛限水位还有3.25米,水库运行比较平稳。

针对此次强降雨,市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也发出了《关于做好7月19日-20日区域性暴雨、强对流灾害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县(市)、区要按照有关要求,根据当地气象台发布的暴雨预警信息,立即组织部门会商,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并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各项防御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强化灾害的监督、分析、会商和信息发布等。

据了解,截至19日19时,全市12座大中型水库仍在汛限水位以下平稳运行,仅有极个别小型水库出现了溢洪。各地已针对雨情,启动了相应举措,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

半小时一巡查确保生产安全

本报讯 (记者 吴 温) 7月19日早上7时不到,河北曲寨矿峰水泥有限公司的安全员毕成涛,便冒雨赶到了位于井陉矿区南宅村北的工作单位,并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指挥矿山生产现场的作业人员全部撤出、在周围拉起警戒线……

矿山开采时会形成一个坡面,因为是石头山,大雨冲刷之后很容易发生坍塌。”毕成涛介绍说,公司主要从事水泥熟料及水泥制品批发零售,拥有一个露天矿山进行石灰岩的开采。提前获知雨情预警后,公司便提前介入,安排各级领导全部留守值班,全力做好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包括毕成涛在内的5名安全员,也被编成几组,轮流巡查,大约半小时就要到矿山上查看一下排水沟等设施的运行情况,确保一切正常。

和毕成涛一样,灵寿县安监局监管一科科长雷彦鹏也是一大早就出了门,随有关部门奔波在去往该县4个尾矿库的路上。在距离县城70多公里外的中国黄金集团石湖矿业有限公司,因为数周前这里刚举办了一次暴雨应急处置的安全演练,一切显得秩序井然。排洪设施全部正常,值班人员全部到位,选矿库等相关负责人也都在现场第一时间布置相关工作。

记者了解到,为切实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市安委办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单位周密安排,强化监管,将安全防范措施逐级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和个人;同时,坚持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制,一旦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及时准确上报和处置,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4小时待命确保在建工程安全

本报讯 (记者 宋 钧) 进入汛期,我市在建工程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防汛人员24小时待命,确保施工安全度汛。市内各建筑工地严格按照防汛应急预案,遇到暴雨及时启用抽水泵清除基坑内积水;地铁各施工单位组建了安全防汛抢险队,防汛物资准备充足。

7月19日16时,记者在地铁1号线体育场站看到,施工围挡内并没有积水,由于该车站主体已经封顶,目前,工程“主战场”已经转入地下,施工人员正在有序忙碌着,显然,这样的天气对该站点施工并没有太大影响。“目前的雨量并没有对体育场站施工造成影响,车站风亭和出入口设置了雨水井,一旦有积水会立即排出,将确保工程安全。”地铁1号线体育场站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防汛人员已经待命,沙袋、抽水泵等防汛物资准备充足。

据市轨道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地铁各施工单位已组建了30-100人的安全防汛抢险队伍,水泥、钢管、砂石料、铅丝、编织袋、麻袋、篷布、麻绳、铁锹等安全防汛物资,以及发电机、电焊机、注浆机、污水泵等机械设备都已备足。同时,各施工点根据不同的施工进度制定了相应的防汛预案。

与此同时,市住建局进一步加强汛期预警,并通过短信等方式对全市在建工程发出通知。“各建筑工地要充分做好防汛、防雷、防电工作,重点关注深基坑、高支模、特种设备等作业安全。现场管理人员要全时在位,加强值班,发现险情要及时处理上报……”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有关部门分成了四个小组对主城区在建工地进行巡查,一旦出现险情,将首先保证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全力做好防灾工作。目前,各施工单位已经启动防汛预案,确保施工安全。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