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庆十九大】十九大代表孙颖在大会讨论中发言表达高校教师心声

22.10.2017  05:57

10月19日下午,河北省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河北厅举行全体会议,继续讨论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并举行媒体开放活动。我校孙颖代表在讨论会上做发言。

孙颖代表说:“我是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师, 第一次作为党代表参加全国代表大会,非常激动,无上光荣。”她说,18号上午亲耳聆听了总书记做的十九大报告,倍感亲切,也非常振奋。亲切,是因为报告开篇就告之全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说明党把人民放在心上。振奋,是因为以这个初心为动力,中国共产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攻城拔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让我们的国家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越来越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她说:“报告中另一个让我十分赞赏之处就是除了总结十八大以来5年中我们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之外,并没有回避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在报告中一一列举,非常详细,这体现出我党一贯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报告将这些不足高度概括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接着指出“这些问题必须加以解决”,“更好满足人民的需要”,这体现了我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和责任担当。

孙颖代表在发言中强调,报告中多次提到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突出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这一论述非常精辟,这些矛盾中就包括我们国家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一方面老百姓希望自己的子女不仅上大学(这一目标基本都能实现), 而且要上好大学,这是无数家庭的美好梦想和需要;另一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太少,这是由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此外,高等教育发展极其不平衡不充分,好的高等院校都集中在发达省份,比如北京和天津,所以在优质高等教育欠发达的省份如河北省,这一矛盾就更加突出。“河北的孩子能不能和北京天津的孩子有同等的升学机会”,是河北人民的重要关切。

孙颖代表接着说:“为此,我特别关注了总书记在报告中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论述。”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的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因此,必须把教育发展放到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

孙颖代表说,对于高等教育,目前正在推进“双一流”建设,即“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这些论述都非常贴近实际。她在发言中指出,“十八大以来的5年,我所在的河北师范大学和全国许多高校一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首先是整体搬迁到新校区以后,校园环境得到大大的改善,这为学校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目前在校生规模已接近3万人;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学校正在加强内涵建设,其核心就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总书记的报告中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这实际上是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学校是培养教师的学校,对师德师风的要求就应更加严格,因为河北省的中学教师大部分都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

她说,高等学校还承担着培养高等专业人才的重任。“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的创新团队”,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保证。为此高校教师不仅要有师德,而且要有高水平的科研能力,作为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支撑。对于人才培养和聚集的重要性,总书记报告中已将其上升到战略高度。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重申我党对人才的重视,提出了党管人才的良方。“要将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引导人才向老少边穷地方流动。河北比邻京津,人才储备差距巨大,希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为河北的高等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争取在“双一流”建设中取得突破。

孙颖代表在发言中表示,十九大报告为我们吹响了社会主义新征程的号角,绘制出了未来的发展蓝图,指明了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深刻理解十九大报告的精髓,传达到基层,为实现宏伟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供稿:党委宣传部 编辑:网络新闻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