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常识

23.03.2016  13:35
    1. 什么是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具体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如B型嗜血流感杆菌疫苗、水痘疫苗、肺炎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等。     2.是否有必要接种第二类疫苗?     二类疫苗之所以没有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并非因为这些疫苗没有必要接种,二类疫苗和一类疫苗一样,在预防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家长如果有条件,可根据以下情况来决定是否接种二类疫苗:     (1)当地是否出现某种传染病流行。比如,水痘疫苗是自费疫苗,但由于学校、幼儿园等属于儿童聚集场所,容易发生水痘流行,可考虑给孩子接种。     (2)以前是否接种过。除了流感疫苗保护期只有一年,其他大多数疫苗都有比较长的保护期,不必重复接种。     (3)是否属于重点保护人群。例如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的重点保护人群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7岁以下的幼童和体弱多病的人。家长可以根据孩子体质决定是否接种。     (4)有无接种禁忌症。每种疫苗的使用说明书上都开列有禁忌症,即什么情况下不能接种。     (5)是否处于疫区。例如出血热疫苗,一般只有生活在疫区和要前往疫区的易感成人才需要接种。     3.接种疫苗需注意什么?     接种疫苗前,要了解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接种后,儿童要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一旦出现可疑反应可得到及时处理。     儿童家长在每次接种疫苗前要向接种人员提供孩子的既往和近期健康状况、既往接种史和反应史等情况,如有接种禁忌症等,以确定儿童是否可以接种相关疫苗。     4.什么是预防接种的禁忌症?     目前,除接种狂犬疫苗外,接种其它任何疫苗都有禁忌症,通常的禁忌症有正在患有严重器官疾病,尤其是处于活动期的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正在发热;对疫苗成分过敏等,免疫缺陷儿童不能接种活疫苗。     在有明确禁忌症的时候,不能接种疫苗,应待患儿病好后再接种。     5.种疫苗后出现的一般反应如何处理?     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单位留观至少30分钟。     部分儿童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一些反应,如低热、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上述症状一般持续1~2天即可消失,不需要任何处理。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上述反应,应该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如果发生严重反应者,应及时就医。      6.宝宝接种疫苗后如何护理?     (1)饮食:注意给孩子提供清淡的饮食,不要吃刺激性特别强的食物,比如辣椒、葱、姜、蒜等。接种疫苗以后24小时之内最好不要给孩子洗澡。     (2)局部的护理:     有时候孩子在注射的部位会出现一大块硬硬的肿块,这是因为疫苗本身含有吸附制剂。在接种到人体以后短时间内不太容易被组织吸收,所以在局部会起硬结。     发生硬结的情况多发生在注射三联疫苗时,也就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疫苗。如果这个硬的肿块在慢慢消失,或者面积不扩大,就应该是正常的。时间的长短与孩子个体差异有关,最长的可以到两个月。     7.孕妇能接种疫苗吗?     除被犬、猫等动物咬伤后必须接种狂犬病疫苗外,通常不推荐孕妇接种其他疫苗。如需接种疫苗,应先进行慎重评估。     8.接种疫苗后一定不会得病吗?     预防接种的原理是将已经死亡或衰弱的特定病毒或细菌注射入体内,使身体认得它们并激活防卫系统,从而产生出专门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来对抗未来这些病毒或细菌可能引起的疾病。总体来说,通过接种疫苗可以使绝大多数受种者不患接种疫苗所针对的疾病。大多数疫苗的保护率在85%-95%,由于个体差异,也有可能免疫不成功。     另外,如果接种疫苗时,受种者恰好处在该疫苗针对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疫苗还未产生保护作用,所以接种疫苗后仍会发病,这就属于偶合发病。
山东启用复工复学健康通行卡
  日前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为有序推动复工复学,卫生厅
钟南山:磷酸氯喹还没做对照实验
  2月2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与钟南山院士进行了远程会诊。在专门安排的答记者问环节,钟南山表示,临床治疗中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克力芝平均6天~7天后,核酸检测转阴;使用抗病毒药物磷酸氯喹的平均转阴时间为4.卫生厅
首批疫苗将在美进行临床试验
  美国生物技术企业莫德纳公司2月24日宣布,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