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改革形势做好基层工商工作

07.06.2014  06:33

  今年是工商部门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平稳进行的关键一年,几部与工商部门密切相关的法律修订后开始施行。机构改革、职能转变、法律修订都给工商部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工商部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贯彻落实张茅局长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基层工商部门要注重和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要积极培育新能力,应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把握职能转变的新要求,采取新的监管措施、培育新的监管能力势在必行。要紧紧把握新形势下监管重点,围绕职能转变、登记制度改革及新《消法》、新《商标法》、新《公司法》的学习和贯彻落实活动,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把新政策、新法律用好。要把监管重点从规范主体资格向规范主体行为转变,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大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提高广告监管执法效能,严厉打击传销和严格规范直销,继续强化合同格式条款监管工作。要着力加强对新领域的监管,围绕新时期监管执法的新要求,强化网络经济户口检查等执法方式运用,加强对电子商务等新领域的监管,加强对网络交易行为监管软件应用,化虚为实,着力克服网络交易虚拟性、开放性、跨地域性等监管不利因素,切实提升网络商品交易监管水平,扩宽监管领域。要积极运用监管新手段,在推进企业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过程中,对“宽进”企业进行监管。加快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从依靠传统行政监管手段向注重运用市场主体信用监管手段转变。

  要落实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激发创业热情。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促使更多的市场主体不断涌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进一步厘清政府部门的职责和相互关系。基层工商部门要通过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有利契机,落实宽松的市场主体准入制度,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推进职能转变。在此基础上,要激发各方创业热情,保质保量促进市场主体增长。要不折不扣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严格贯彻落实注册资本、出资方式、经营场所、前置批件这四个“放宽”,杜绝“肠梗阻”,切实为企业注册登记提供方便快捷服务。要切实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改进工作作风,适应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需要。要广泛宣传注册资本登记制度,让群众知晓和掌握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给企业创办带来了哪些便利,把创业热情充分释放出来。

  要提高职能转变后的服务发展水平。服务经济发展是工商部门的核心职能,提高服务发展水平的前提是做好三个转变工作。一是要切实转变监管观念,在提高监管效能、提高服务质量、规范管理水平上下功夫。通过深入企业、深入社区、深入村屯,推动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结合各项工作开展 “兴企解难”、“就业帮扶”、“消费维权”等工作。通过搭建购销平台、融资平台为企业提供资金、订单、政策、资讯等方面的帮助,扶持企业做强做大,提升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转作风”的度量衡,把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重要工作,以扎实有效的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是要切实转变工作角色,充当经济发展的服务员。要求干部学会换位思考,本着“主动服务、优质服务”的原则,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营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积极扶持区域特色产业,通过动产抵押登记、商标注册申请、“守重”企业申报等措施,重点扶持辖区内规模大、影响大的特色行业,以点带面,全力推进地方经济发展。 □辽宁省开原市工商局  王昕晖

                                                                                                                                                    来源:中国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