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像在南三条 “黄金周”出境游增长率111%

14.10.2014  09:01

   (原标题:在韩国感觉像在南三条)

  今年(2014年)的十一黄金周,出境游目的地虽然与往年相比比较散,但是东亚仍然是大家首选的目标,尤其是韩国,那111%的增长率不是闹的。同时,欧洲人也万分期待中国“黄金周”的到来。可以说,现如今,咱们的“黄金周”已经走向了世界,几乎成了各大国家的“中国人消费节”了。

  到处都能听到中国人的声音

  这个“黄金周”,中国游客多得让韩国有些应付不来。据韩国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有16万中国游客涌入韩国,比去年同期的11.8万人高出35%。因为仁川亚运会,今年十一长假期间,奔赴韩国旅游的中国游客比往年多了4万人。

  不过,实际上,因为喜欢亚运会的热闹而把黄金周假期丢在韩国的中国人并不占多数。更多的人去韩国基本还是两个目的,一是购物,一是整容。至于观光韩国的名胜,吃吃韩式美食之类的只不过是捎带脚儿罢了。

  赴韩旅游的周女士就给自己专门安排了两天的购物时间。

  让周女士感到有趣的是,她在首尔明洞购物的时候,到处都能听到中国人的声音,反而想听到一两句韩语,则不是那么容易。这让她有点错觉,好像自己根本没有出国,还是在中国的卖场逛街一样。

  而在这七天的黄金周时间里,首尔的很多百货商店和化妆品卖场都像着了魔一样,他们学习了中国卖场假期的办法,打出了鲜亮的大红色汉语欢迎标语,写着 “欢迎中国游客光临”、“比免税店便宜”等。看起来,中国游客到韩国也不必入乡随俗学韩语,只要掏钱购物就行了,万一有什么问题,这些店里面还配备了中文导购,直接张口问就成了。

  周女士早就打听好了,乐天百货商店总店这次打折比较狠,一大早就去排队,商店刚到开门时间她就去了,结果惊得直吐舌头,这里已经有大批人在门口排队了,一打听,都是中国人。

  走在韩国街头,压根儿不用担心找不着路,因为地铁、公车、景点、商店四处贴满了中文。

  在韩国旅游发展局楼下的中文咨询中心据称每天要接待的中国咨询者有60人左右,而一边的日语和英语工作台,则鲜有人问津。付出就会有回报,韩国旅游发展局发布数据显示,中国游客在韩国的人均消费水平高出其他国家游客近50%。

  赴韩游客王先生开玩笑说:“我压根就没觉得自己出国了,完全就是在国内嘛,逛街的时候感觉就是石家庄的南三条啊。

   走在路上会被中文导购搭讪

  十一期间,如果走到了韩国的街上,恐怕会免不了被操着汉语普通话的韩国导购来搭两句讪。以往中国游客到韩国去得更多的是咱们前面说到的首尔明洞、乐天世界或者是南山。不过,今年的情况更为乐观,全韩国几乎是处处都有中国人,什么釜山、清州都是这次中国人选择的地点。

  韩国著名的济州岛几乎成了中国人的海洋。郝女士也是奔赴韩国济州岛旅游中的一位。在韩国的几天时间里,郝女士经历了韩国大堵车,“曾经塞在路上”,可以想见是多么凶猛的人流。

  据统计,在十一长假期间,通过国际航线的135条不定期航线,20400多人到访了济州岛。此外,通过韩国国内航线和国际邮轮进入济州岛的中国游客也有将近7万人。

  为接待中国整容者医院公休都不放假

  刘女士作为一名白领,也是美女一枚,不过,刘女士就一直觉得自己的鼻子还够不上标准美,因为平日里工作非常紧张,没有时间休假。十一黄金周,她就安排了自己前往韩国的行程,准备一面放放松,一面也圆了这个自己很长时间的心愿,去整容。

  10月3日,她来到了预约的位于江南区的整形医院。这一天,其实是韩国的传统节日——开天节,原本是韩国的一个公共假期,但是在这条被称为“整容一条街”的街道,一点都不冷清,反而比平时还要热闹。这里进进出出都能看到中国人的身影。

  刘女士来到自己预约的医院,很快就有店员出来迎接,试探着用英文问了一句“Chinese(中国人)?”刘女士点点头,那店员立即便开口讲起了汉语普通话。其招待之热情让刘女士感到十分惊喜。

  作为奔赴韩国专门做整形的中国游客,刘女士只是其中的一个。在假期的这几天的时间里,涌入“整容一条街”的中国游客不计其数,大部分都是做一些面部的小手术,比如做双眼皮、垫鼻子等,做削骨的也有。好多整形医院的预约基本已经都满了,韩国患者寥寥,大部分还都是中国人。

  有的旅行社就专门做这类游客的生意,推出诸如“韩国整形游”等套餐,满足国人跨国变美之旅的心愿。

   各国商场都玩起了“中国风

  十一黄金周,之所以有这么多的中国游客前往韩国,主要还是因为距离近比较方便。同理,这个长假,去往日本的中国游客也不少。为了吸引游客流,日本也做了不少的工作,比如安排会讲中文的员工向游客导购,很多商店为照顾中国游客的购物习惯重新摆放了柜台。

  今年奔赴日本的游客人数激增,有日本导游表示,很多中国人在日本购物买到“箱子里都放不下,托运行李超重”,有的游客即便要缴纳超重费也要把东西带回去。银座的一家商铺的商品甚至都被抢购一空。

  在泰国,素万那普机场在10月 1日至 7日期间,有大约14.7万人次的中国游客入境。为了提供更周到的服务,机场增加了不少中文指示牌,泰国旅游局还在热门景点增派了中文志愿者。

  英国则进一步简化了中国游客赴英旅游的签证手续,让游客通关变得更加顺利,还把推介重点放到了中国游客身上,各大商场都有中文导购。法国则简化了退税手续,为中国游客提供10%的优惠措施,以此来争抢中国游客。

  借着慕尼黑啤酒节的东风,德国购物场所也都玩起了“中国风”。很多百货大楼不约而同地把中国人当成特别关照的顾客,楼层的购物指示牌上,都写上了中文提示,有很多品牌区还专门配备了中文导购。

  德国的嘉仕达连锁百货还打出了“十一黄金周,金秋欢乐购”,亮闪闪金灿灿提示着来这里的中国顾客——瞧一瞧看一看,挥泪大甩卖了啊!就是在这样的贵宾级迎接的节奏中,中国游客带着鼓鼓的钱包来了,带着满满的货品走了!中国游客在德国消费金额增幅高达102%,真心不是闹的!

  让全世界都把“黄金周”当成狂热的节日过,中国人还真是“占领”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