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中有世界手里塑乾坤

09.02.2015  13:05

——访面塑手工艺人宋君芳

   

■本报记者 张晓娟文/图

 

红脸的关公持刀而立,青衣好似随风摆动;“四大金刚”个个勇猛魁梧,身上盔甲精致入微;穆桂英巾帼不让须眉,一身戎装威风凛凛……最近,在东大街迎春年货交易会上,这些惟妙惟肖的面人摊前,总是围着一群购买的顾客。低着头制作这些面塑的人,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宋君芳。采访当天,室外冷风飕飕,宋君芳裹紧棉衣,手中的活一直没有停下来,他说:“手艺人摆摊儿干活,天气不好是常事。再说,能做自己喜欢的事,给别人带去快乐,也不觉着是辛苦。

与“”缘分匪浅

说起钟爱的面人,宋君芳告诉记者,这手艺在他家已传了三代,爷爷和父亲都是这个行当的老手艺人。“小时候,一到农闲,他们就带着我走街串巷,捏面人贴补家用。”不过那时,宋君芳并不打算继承这门祖传的手艺。他尝试过油漆工,搞过养殖,学过按摩等,最终因得过小儿麻痹症,下肢行动不便而告终。十年前,他发现,“捏面人”其实也挺不错!

为了学好这门手艺,他还去北京拜师学艺。宋君芳介绍,爷爷、父亲那辈儿人做得都是传统面人,可北京的面人就不同了,它不仅能长久保存,还细分出了“面人汤”、“面人郎”和“面人曹”三派,而且每派间的特点和风格都不相同。其中,有擅长核桃面塑的,有擅长戏曲人物的,还有的把玉石做得以假乱真,技艺可谓精妙。“2008年,我拜冯三杏先生为师,在北京苦学一个月。学成时,师傅对我捏的面人竖起了大拇指。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从北京回来后,宋君芳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钻研面塑上。他买了很多画册,寻找自己喜欢的形象,而且还经常从电影电视、动画片中寻找灵感。从最初只会捏简单的小动物,到后来面部表情丰富、细节新颖独特的“千手观音”、“十八罗汉”、“八仙过海”等,他的手法越来越娴熟,名气也越来越大。

食文化的新分支

面塑在我国历史悠久,以前,逢年过节或是家里有喜事时,街坊邻居总是要磨些白面,蒸些“枣花”、“面花”、“面羊”来庆贺一番。因为这些用面做的“花样”既好吃,又好看,深受人们喜爱。后来,出现了专门捏面人的师傅,他们把捏成的人物、动物摆到街市上叫卖,于是捏面人成为了一种职业。而精美的彩色面人,也逐渐成为专供欣赏的民间工艺品。

目前,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面人”是出土于新疆吐鲁番的唐代面制女俑头。翻阅相关书籍可知,到宋代时,捏面人已是我国民间流行的习俗,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谓之果实花样。”据考证,当时的面点中,有“甲胄”人物、“戏曲”人物、“孩儿鸟兽”、“飞燕形状”等,可谓“奇巧百端”。

现代的面塑技艺与时俱进,手工艺人在传统的插签式、吊丝式面塑之上,又演变出了陈设案头的托板式和用作收藏的核桃面塑等,使其成为烘托节日氛围,赠送亲人朋友和保存收藏的佳品。宋君芳介绍,他制做的“四大金刚”、“人物肖像”等,因为造型美,耐存储,已被不少收藏家高价购买。近几年,一些手工面塑肖像作品,还被当作国礼赠予外国友人。而山西、山东等地,还将具有其地域特色的面塑技艺,纳入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致力于传承发展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多数心灵手巧的读者,关心的是怎样能捏出个属于自己的作品?宋君芳笑着告诉我们,想捏面人备好料是关键,这里的面可不是白面,而是用超市买来的糯米粉,因为它黏性大,柔软性强。然后,再加入甘油、蜂蜜、防腐剂和白糖等揉光滑,上锅蒸熟。上好色的面团还要再用塑料袋包好放几天,这样颜色才会充分浸到面里。

动手做一个面塑人物,细说起来有上百道工序。从颜色的调配到人物形象、服装服饰的搭配,每一步都非常繁琐。宋君芳说:“一般做面人先从做头开始,因为人物‘开脸’(表情塑造)开好了,形象就先立住了。然后做躯干、骨骼,这些做到位,身体比例就不会变形。最后是给面人穿衣服,这一步骤要从下往上做,先鞋袜、衬裙、长衫、衣带……最后,点缀服饰,如加上一朵花,弄个刀啊枪的等。

做面塑也有技巧和方法,先要掌握捏圆、方、水滴,然后熟练在条、块、片之间转换。”宋君芳说,以前的手艺人过于保守,手艺都不外传,弄得好多技艺凋零、失传。他觉得,传承才能更好地发展。“我现在收了三十多个徒弟,还参加了长安区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宋君芳告诉记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河北面塑“人丁不旺”的现状,把具有河北地域特色的面塑艺术呈现出来。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它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加进颜色,捏塑出人物、花鸟、走兽,是一种小巧精美的观赏陈列品。解放前,面塑在各地十分流行,街头巷口、庙会集市经常可以看到面塑艺人现捏现卖,深受劳动人民喜欢。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