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静海区路网建设:密织交通网融入京津冀

11.12.2015  11:26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改造中小城市,培育一批集聚能力较强的重要节点城市。

  静海区以路网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构建大交通体系,主动对接北京、河北,打造区域城际客运和国家战略经济带物流枢纽,强力对接双城区辐射和中等城市服务职能,为区域经济发展铺路架桥。

  打造便捷交通圈

  拉近城乡距离

  铺设致富新路

  凌晨4点,寒气袭人,然而在静海区台头镇北二堡村菜农唐世旺家的蔬菜大棚里,却热火朝天,一派繁忙。采摘分箱,轻装上车,4点30分,满载新鲜蔬菜的冷链运输货车伴着漆黑的夜色驶向了市区农贸批发市场。

  沿乡村公路迂回,穿过南北纵贯的津涞线,再由静台路转至新104国道径直而下,出静海,过西青,一路酣畅,不足1小时便到达了目的地。

  跟着老唐送菜,这一路感受最深的便是静海交通路网的便捷。闲来无事,老唐打开了话匣子,“以前往市区送菜,凌晨2点多就得装车,赶上堵车或者雨雪 天,没三个小时到不了。路上费劲倒是小事儿,时间长了菜不新鲜,价格也受影响。这两年,静海的大路小路修得又平坦又宽敞,公路修到了家门口,俺们菜农也跟 着得实惠。

  老唐的这条“送菜路”只是静海区实施惠民工程,打造便捷交通圈的一个缩影。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延伸在城市之间,农用货车、机械车飞驰而过……交通条件的改善为农民增收致富铺设了新通道。

  近年来,静海区全力推进“美丽静海”建设,新104国道、静海环线、团泊湖环湖路等一大批具有重大意义和积极影响的路桥工程陆续建成通车,“十二 五”时期共完成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62.3亿元,境内公路总里程超过了2000公里,公路面貌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十纵七横一环十二射”的路网构架已 经形成,并实现了“23456”快速交通圈的时空目标,即从静海到市区20分钟,到市中心区30分钟,到河北周边五县县城40分钟,到天津港50分钟,到 北京60分钟。

  高效便捷的路网交通不仅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使静海内联外通的作用显著提升,更成为经济发展的“宽带”和农民增收的快速通道。

  实施公交一体化

  疏通便捷网络

  方便群众出行

  11月30日,从静海老城区津海商城原址通往新湖广场的免费公交正式开通。家住静园里小区的王阿姨专门乘车体验了一番:“从家门口就能坐上这班购物直通车,真是太方便了。

  “专线的运行时间为每天早7点至晚19点,高峰时间7分钟一班,平峰时间10分钟一班,公交公司共配置了10辆12米长的空调车。”市公交三公司静海分公司经理韩广春对记者说,“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提高运营质量,根据客流情况适时缩短运营间隔,提供优质的便民服务。

  此次公交免费班线是市公交三公司与静海区合作开展的一条便民线路,既是推动京津冀城乡客运一体化的重要举措,也为服务静海群众出行提供了便利。新湖 商贸广场总经理姚明说:“免费公交的开通带来了很多的人流儿,因为大多数老百姓购物都是坐车来的,而不是开车。需要免费公交的到来,因为这里的距离到县城 不是很方便,这样公交车开通,对商贸城人气人流儿的带动非常大,对我们未来整个区域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据了解,日前,静海区与市交通集团签订了公交一体化框架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年内完成5条市际班线78部车的改造优化并开通包括静海到天津南站的6 条市际公交线路。与此同时,明年上半年将完成4条从乡镇到市区的普通市际班线46部车以及4条城区内班线12部车的收购及线路改造工作,下半年将陆续进行 由城区发往各乡镇的36条区内班线143部车和3条城乡公交线路36部车的收购及线路改造工作,实现无缝对接,不留空白。

  实施公交一体化建设,最终将实现城市、城乡距离逐渐缩短。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枢纽,静海未来公交发展总体目标是构建城乡服务均等,承上启下, 内外换乘便捷,强力支撑静海中等城市建设的特色公交系统。在布局上将积极构建高速直达快线,实现同城效应;优化现状普线,衔接主要需求节点;完善区内两城 与子牙产业园等重要发展区域对外线路,在区域范围内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以达到承接京津中心城区功能外溢和对冀中南周边区县的辐射带 动作用。

  推进交通现代化

  提升交通品质

  实现互联互通

  交通现代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工作之一。“构筑由高(快)速轨道和高(快)速道路为骨架、综合客货枢纽为节点,畅达北京、融入天津中心城市、服务天津港、辐射冀中南的综合交通体系”这是静海综合交通规划的蓝图。

  静海区交通部门负责人介绍说,未来五年,静海区围绕实施完善路网、打通断头、优化线位、增加接口四大工程,计划新改建公路项目24项,里程247公里,包括津石高速公路等一批重点项目将启动实施。

  在与周边区县对接方面,通过实施“七横十一纵”,实现“1、3、8”小时通达。“七横”自北向南包含静霸公路、G336国道(津文—港静公路)、高 常公路等里程达230公里。“十一纵”自东向西包含荣乌高速、G233国道(津王—津淄公路)等里程达390公里。最终实现京津之间1小时内通达,3小时 内到达河北省主要城市,8小时内到达环渤海主要城市。

  在区域内部交通方面,通过普通公路,30分钟内静海新城和团泊新城可通达任意乡镇或产业园区。通过一级公路,静海区新城、乡镇、产业园区在15分钟内上高速或高铁。

  在轨道交通方面,静海区将规划市域轨道Z1线,贯穿团泊新城与子牙经济园区;规划海河中游区域轨道C4线,连接静海新城、团泊新城与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周边新城,形成快速、大运量的对外客运通道。

  对于地面公交,规划建立快线、干线、支线三级公交网络,静海区将开辟联系新城、中心镇的公交快线,与县域轨道线共同构成县域公交主通道;构筑沟通各镇的公交干线网,并以通达各村的公交支线作为补充,同时在静海新城和团泊新城各安排长途客运枢纽站。

  较为完善的路网建设,不仅极大地方便了静海百姓的出行,同时也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更为静海区融入区域交通一体化格局,实现对外确立枢纽功能和对内加强服务功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