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县全力开展“生态之城”建设

31.03.2016  12:56
    今春以来,青县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战略,把造林绿化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提高城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来抓,超前谋划,科学推进,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春季造林34020亩,招标各类造林绿化苗木73.8万株。     一是早部署,细统筹,“三面齐抓”力助春季造林绿化工作顺利开展。一是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造林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京津冀一体化生态经济圈建设,依托沿海防护林、节水压采等国家重点项目,统筹推进春季造林工作。县政府多次召开各乡镇主要领导参加的调度会,理重点、明责任、抓落实,将造林任务落实到乡、村、地块和责任人。二是提早行动。从2015年12月开始,县政府就组织技术人员分乡包镇,深入田间地头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实地踏查,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将造林任务落实到地块。同时,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工作,目前已流转土地26000多亩,为春季植树造林工作顺利实施奠定基础。三是突出重点。按照“城乡统筹、有序实施”的工作思路,对今春造林工作进行科学安排部署,制定工作方案,将京沪高铁、京沪高速两侧绿色廊道及大方大片造林、村屯绿化、河渠绿化作为今春造林绿化重点,积极打造绿化精品工程。  二是谋新路,创新招,“六项机制”促进城乡绿化工作有序实施。在今春造林工作中,探索推行了6种造林新机制。一是政府主导绿化。子牙新河北大堤上伍段两侧绿化工程,上伍乡政府将原农户与水利局签订的承包合同依法终止,改由乡政府投资绿化,建成了道路两侧近4公里的绿色廊道,新增林地120亩。二是政府补贴造林。京沪高速、京沪高铁、廊沧高速两侧各100米绿化造林工程,实行政府补贴农户造林的模式,政府按每亩500元标准给予补贴,连补9年,新增绿化面积9680亩。三是大户承包绿化。对大方大片绿化,造林大户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由大户将农户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种植生态片林,目前已完成大方大片造林13620亩。四是专业队造林。在京沪高速公路两侧绿化上,由新兴镇政府出资选聘两个专业种植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进行苗木的种植和管理,成活后交付给相关农户,新增造林面积1500多亩。五是道路承包造林。在乡村道路及沟渠农田路绿化,利用道路路肩或沟边土地,采取路段总承包或分段承包的模式引导社会力量植树造林,实现路网、林网合一。如流黄路等路段,绿化造林4520亩。六是社会投资造林。引进天津北方园林绿化公司,投资1亿元,建设占地1400亩的集苗木种植、园林景观、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城郊森林公园。  三是优政策,强支撑,“四个到位”推动城乡绿化工作稳步升级。一是资金支持到位。制定出台了《青县植树造林专项资金补贴办法》,结合沿海防护林工程、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等专项工作,列支专项资金,对重点绿色通道和造林大方等重点造林工程进行补助,最大限度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绿化工作当中,为实现造林工作的新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林木管护到位。将重点绿化工程特别是廊道、片林等大面积造林工程,交由合作社或专业公司负责管护,改变了过去“重种植、轻管理”的现象。三是服务保障到位。在春季树木种植黄金期,实行县乡两级林业专业技术人员一线工作法,深入现场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协助乡镇搞好造林绿化规划设计、技术培训、苗木验收、协调督导、造林质量检查等工作,严把苗木关、栽植关、浇水关、管护关,确保造林绿化质量。四是调度督导到位。春节过后,县政府实行周调度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造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成立专项督导小组,采取抽查、核查和普查的方式,切实把好栽植关、种苗质量关、绿化质量关,并定期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报告乡镇造林进度,保障造林任务落到实处。(青县林业局)(第004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