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灵》白青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专家力挺愤青拍砖新一代

28.07.2014  15:52













  近日,引发郭敬明、韩寒粉丝群嘲争抢的“白青体”,因其独特的个性标签,获得众多标榜为新一代的80后、90后、00后的亲睐,在网络上迅速蹿红。尽管新一代们认为白青体代表了他们的文化和价值观,但是北京某知名专家却在非公开场合指出,目前白青仍然无法摆脱“中国社会非主流”的命运,作为70后是中国社会的精英阶层,愤青是这一代人的回忆,不是简单几句文案就可以“抹黑”的。

  据悉,在近来爆红的“白青体”中,和所有语录体一样拥有一致的版式,但和“前辈们不同”,白青体的槽点更加犀利,矛头直至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愤青文化。比如,韩寒导演拍摄的《后会无期》,愤青喊:垮掉的一代不配拍文艺片,白青说:屌丝也能拍出好电影,二者截然不同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而《后会无期》、《小时代》首日票房破亿已是不争的事实。

   回顾白青走红路 郭韩获封新一代白青旗帜

  尽管“白青体”的火爆引发了专家教授们对新一代们的口诛笔伐,但是仍然没有熄灭爱好者的热情,就在白青体爆红网络之后,其粉丝就对他们心目中的“白青”做出了如下定义:所谓白青,就是指如雪般纯白的青年,分得清黑白、爱大于恨、不屑口头吵闹、想到就去做,对于他们来说,活的快乐远比愤怒有意义。这种爱恨分明的个体表现已经逐渐成为了八零后、九零后甚至零零后的主流群体特征。

  而社会学专家对此现象持有不同态度:“白青体”起源于腾讯旗下网游《剑灵》白青山脉版本,以游戏作为一种文化的起源的行为是值得商榷的;其次,白青体爆红的过程离不开网络名人“老湿”和“叫兽”的推动,他们以郭敬明和韩寒的两部电影作为白青代言人,给白青体的爆红提供了极大的契机,“白青体”在微博上被推至风口浪尖,还得益于与韩寒郭敬明争抢“白青”资格发起的群嘲论战。

  虽然韩寒郭敬明两人长期以来一直是“强攻弱受”的形象,韩寒因为“民主公知”的形象显得比较高端,而小四一直是属于被网友调侃的“青春脑残偶像”。 郭韩十多年的相爱相杀依旧为人们津津乐道。

  随着郭敬明《小时代3》票房再次破亿,韩寒《后会无期》7月24日首映,近来媒体也热衷于揭二者的老底。但纵观郭敬明和韩寒的发展之路,从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他们就是新一代的代表人物,韩寒的叛逆和郭敬明的浮夸,双方阵营也是互讽多年,只是“白青”的出现,我们才愕然懂得郭韩实际都是“白青”阵营。不少网友惊呼“猜中了故事的开头,却猜不中结尾”,甚至喊出“在一起”的口号。

   多元化变革值得期待 《剑灵》成为最大赢家

  新事物发展伊始,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这也正是社会多元化发展的体现。第一批80后已经成为了中层管理者,第一批90后已经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新一代的话语权正在向这些新生力量转移。网络游戏发展初始也遭遇到了专家们的口诛笔伐,甚至一度被称为“电子海洛因”,而如今,关于游戏产业的稿件已经出现越来越多正面的积极的声音。在每一个代际更迭的时候,都会产生诸如此类的质疑声音,但其实愤怒和平和都是我们表达积极生活态度的镜像而已,只要遵从内心真实的想法,并且积极的活在当下,都是值得鼓励和推崇的,“白青”的诞生正是社会多元化重构的一个缩影。

  为什么游戏内的产物能够影响到现实社会,也许只是因为它比我们更加懂得“全新一代”。作为“白青”起源地的《剑灵》,在青春和个性方面总是站在时代的尖端,8月8日《剑灵》公测将开启白青山脉,从线上的游戏服饰打造、玩法创新,到线下的服装设计大赛,都彰显了它与众不同的个性,正是因为这一特征,《剑灵》被称为游戏圈的“白青人的网络圣地”。在这一场白青与愤青口诛笔伐的论战中,《剑灵》其实才是最大的赢家。

编辑:【梅雪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