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霜降 咱们河北都有哪些习俗与讲究?

25.10.2015  11:37

俗话说,“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24日,我们迎来了秋季最后一个节气——霜降。作为秋向冬过渡的开始,霜降节气又有什么特点和习俗呢?

霜降历史,始于战国

石家庄历史研究专家梁勇介绍,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关于它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战国时候。

梁勇:“战国的时候有一本书叫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就有关于霜降的说法: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意思就是这个季节呀!因为天气冷了,所以这水凝结就变成了霜,气候就逐渐的变冷,露水都结成霜,这就是"霜降"的由来。”

气象资料显示,霜降时节,冷空气活动开始频繁,天气变化剧烈。随着大风天气的不断光临,温度迅速下降,天气逐渐向冬季转变。过了这个节气后,冬天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

而我国古代衡量一个节气,都习惯用物候来表达。霜降时节,如此明显的气候变化在物候特征上,被分为了三候,即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梁勇:“第一候豺乃祭兽。豺狼这一类的动物它到这个季节就大量的来捕食、猎物。它捕获野兽是为了储备冬天过冬的它的食物,而且这个兽呢它有祭天报答天的意思。二候草木黄落。就是到了霜降的季节,很多树叶黄了而且大量的枯黄,一场秋风扫落叶到了这个季节了;第三个就是蜇虫咸俯。也就是那些冬眠的动物都钻到洞里去了,开始冬眠。

霜降吃柿子:万事如意

在我国各地关于霜降的习俗有很多。其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就是吃柿子。石家庄历史研究专家梁勇介绍,柿子在古代被看作是一种吉祥的食物,往往用来表达“事事如意、万事如意”。而且霜降前后正好是柿子完全成熟的时候。

梁勇:“柿子在我们中医当中,它具有润肺、和胃还可以补虚、止咳等等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所有过去北方人说,这柿子“最甜的金果子”,人们习惯在“霜降”前后买上几斤回家慢慢来品尝。”

另外,关于霜降吃柿子还有一个传说。朱元璋小的时候家中十分贫困。有一年霜降节,已经两天没饭吃的朱元璋饿得两眼发黑。当他走到一个小村庄时,发现村边的一处烂瓦堆里长着一棵柿子树。于是,使出浑身力气爬到树上,吃了一顿柿子大餐,这才得以从阎王爷那里捡回了一条命。而且一整个冬天没有流鼻涕,也没有裂嘴唇。

梁勇:“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再遇到霜降的时候,他就领着他的将士们要到他的小村庄来,还解下他的战袍,披在原来这颗大柿子树上,并且给这颗柿子树并封了候封为“凌霜侯”。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所以就形成了霜降吃柿子的习俗。”

霜降到来,秋收扫尾

霜降节气到来,也意味着我省各类农事活动已经进入秋收扫尾阶段,在这方面古人总结了许多农谚来指导农事。

邢台市高级农艺师张振华:“比如,"霜降见霜,米谷满仓"、"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还有说“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适宜”。这些都反映出了劳动人民对这个节气的重视。"霜降杀百草"就是说,霜是无情的、残酷的严霜打过的植物,一点生机也没有。这个时候要提醒农民朋友要对田里农作物及时采取防霜措施。”(河北电台记者 王智华、李亚玲 邯郸电台记者张晓萌 邢台电台记者秦庆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