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一本“道德储蓄日记”吗

17.09.2014  18:18

目前,河南省洛阳市一小学正在实行“道德储蓄日记”模式,印制了专门的日记本,让学生每天记录自己所做的好事,并按照相应的规则给自己打分。规则共分胆量、智慧、自信、口才、道德、自尊和能力七个指标。每周平均分达750分就可获得一枚小红花,积累小红花可换取小礼品,表现优秀者还能获得“美德少年”、“最美学生”称号。(据《大河报》9月15日报道)

资产无形 一本万利

□朱少华

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永远排在学习成绩前面。发现自身优点、反省不足,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习惯和品质。“道德储蓄日记”正是在这方面作出的努力。

这种做法实现了“道德成绩”的立体化,孩子的道德和品行通过储蓄账单就能一目了然,既易于操作,又有可比性。更重要的是,该做法可产生持续不断的激励作用,激励孩子们努力提高“道德成绩”。此举不仅可以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公德意识,让他们想做好事、愿做好事、会做好事。

确保真实是关键

□陈怀瑜

道德储蓄日记”的出发点值得称赞,但其“真实性”如何保证,则是应该关注的问题,因为真实与否,直接关系这一模式能否持久运行。

首先,道德行为难以通过量化来衡量。其次,道德储蓄日记都是孩子自己记录,并给自己打分。从当前的制度设计中,我们看不到相应的调查、核实、监督等措施。

所以,如果不能解决“道德储蓄日记”自身的“道德性”问题,此模式所建立的基础,就难以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