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在党旗下传承

27.06.2014  13:05

——我市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综述

 

日前,志愿者陪同残疾朋友在秀水公园观赏美景。本报记者 张晓峰 摄

□本报记者 王 更

目前,一场以“首善省会、志愿服务人人为”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正在全市各地如火如荼开展——

裕华区组建了社区“爱心联盟服务网”,社区党员、群众志愿者、驻区单位、辖区商家、区直帮扶部门相互结盟,为辖区居民开展“联盟”式服务;

元氏县“90后”预备党员耿子怡牵头成立“元氏爱心社”,旨在尽其所能,帮助那些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的孩子和智障儿童;

桥西区缔景社区324名志愿者中80%是在职党员,分为7个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常态化助残帮困、敬老爱幼、法律援助等活动……

在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中,党员干部最为活跃,他们不但以身作则、示范引领,还主动组织、策划、协调志愿服务工作,一直走在各类活动的最前列。数万名党员志愿者,用自己一次次志愿行动,实践着文明的诺言;用自己的爱心和奉献,汇聚起正能量,使雷锋精神在飘扬的党旗下传承和发扬。

党员志愿者成为雷锋精神的传人

头戴小红帽,臂挂红袖章,我们是社区志愿者,我们巡逻又站岗……”每到晚上8点,在省会青园小区的大门口就会响起这样昂扬的歌声。这是一群由小区居民自发组成的社会治安志愿者,头戴小红帽,臂挂红袖章,哼着自编的《社区志愿者之歌》,开始社区治安巡逻,认真查看每一个角落。而这支队伍的带头人,就是今年80岁的老党员郭德江。

日前,郭德江被省会文明委授予“石家庄文明公民标兵”荣誉称号。郭老表示,荣誉是鼓励,将继续坚持做志愿服务,为社区居民的安全保障尽力:“退下来之后,我到小区当这个志愿者,为群众做点服务的工作,觉得心里畅快。我是个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宗旨不会变的。”郭德江说。在郭德江的带动下,青园小区治安志愿服务队壮大至75人,其中半数以上都是党员。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小区“保护神”。

近年来,我市注重发挥党员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的率先垂范作用,结合党建网格化工作,根据群众需求和社区志愿服务岗位设定,开展社区党员上门入户活动和岗位项目认领服务。同时,通过在社区建立“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志愿服务模式,划定党员服务“责任区”,实行“定格、定人、定责”服务,每户困难群众、每栋楼房、每个网格都有对应的党员服务,让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活动成为常态,使党员成为雷锋精神最坚定的传承者。

志愿服务为基层排忧解难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党员志愿服务,近些年已经成为我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5月,我市发动全市近千支党员志愿服务队、近万名党员干部,开展“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活动周。党员志愿者们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医药、送维修、送放心商品、送优秀文化,零距离服务、心贴心交流、面对面征求意见建议。“我们开展活动的目的就是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市委副书记司存喜在参加志愿服务时的表态掷地有声。

如今,我市党员在社区建立志愿服务联系点,开展为民志愿服务已成为常态。党员们通过志愿服务,准确掌握社区弱势群体分布,常年关爱空巢老人、扶助困难户、开展义务劳动,用一颗颗爱心传递着“正能量”。同时,党员志愿服务也已纳入基层党建和文明城市创建考核的重要内容,党员们“工作在单位、活动在基层、造福给百姓”,为基层群众兴办大量好事,化解了群众的难题。

志愿服务“八小时”延伸为“全天候

在开展党员志愿服务中,我市要求每一位党员都要到所在社区报到,亮明身份、公开电话、发布专长,方便群众就近对接志愿服务,从“八小时”工作延伸为“全天候”志愿服务,让“工作地”服务延伸到“居住地”服务,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

在我市保障房小区仁华家园社区,活跃着一支“孺子牛”党员志愿服务队。社区里残疾人较多,他们捐赠物品帮助残疾人圆了“小小幸福梦”;社区环境卫生需清扫,他们分组开展楼道打扫、清理小广告和植树绿化,社区环境焕然一新;每到节假日,他们买来生活用品,到社区困难群众家里进行慰问……“党员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在哪里”已经成为我市志愿服务一道亮丽的风景。目前,全市已有4万余名在职党员在社区注册登记,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认领服务岗位2万余个,组织志愿服务活动5000余次,服务群众超过10万人次。

有了党员志愿者带头参与,我市志愿服务形成了“党员干部走在前,人民群众齐参与”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7万名志愿者,22406支各类志愿服务队,2496个志愿服务基地,形成了“志愿服务人人为”的浓厚氛围。

 

  

 

编辑: 王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