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雕刻艺人河北曲阳公祭雕刻始祖黄石公(图)

14.04.2017  12:27


公祭雕刻始祖黄石公活动现场。 于俊亮 摄



玻璃钢材质的创新雕塑作品“刘关张”。 于俊亮 摄

  中新网保定4月13日电 (吕子豪 于俊亮) 13日,来自北京、山东、河北、四川等地的1000余名雕刻艺人齐聚河北省曲阳县羊平镇黄山脚下,共祭雕刻始祖黄石公,追溯曲阳3000余年雕刻史,并力促技艺创新。

  10时30分许,公祭大典正式开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树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曲阳石雕)传承人安荣杰向黄石公雕像敬献花蓝,并率众人依次祭拜、上香。

  王树昌宣读祭文:汉有石雕,发轫黄山。黄公石公,秉其睿,藏谋略以怀国事;天道人道,度以言,课雕工得授天书。黄公贤嗣,翘首仰止,呈江河之澎湃,犹日月之高垂,报雕刻之佳绩,祀黄公之德望……

  河北省雕塑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会长杨跃武称,据传,黄石公为今曲阳县人,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流派代表之一,与鬼谷子齐名。他隐居曲阳黄山著书立说,留下无字天书《雕刻天书》,传给当地村民,使雕刻艺术在曲阳大地传承繁衍,并使之成为中国雕刻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河北省轻工行业协会会长张永增认为,雕刻创作应适应市场需求,由“产品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柳朝国表示,改革开放后,雕刻行业呈现井喷式发展,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在当前世界经济下行态势下,雕刻艺人应在吸收民族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创新技艺,多出健康向上的精品,推动市场良性发展。

  曲阳石雕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元。1995年,曲阳县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雕刻之乡”。目前,该县雕刻产业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年创产值50亿元人民币,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