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滦集团攻坚克难系列报道之四:创新激活驱动力

16.02.2015  18:17

  对于转型中的集团公司来说,想突破发展瓶颈,创新是必由之路。2014年,开滦集团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双音合奏,奏出转型发展的动人乐章。

  充填开采提高煤炭开发水平

  煤炭企业普遍受到“三下”(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压煤问题的制约。对于拥有130多年开采历史的集团公司来说,更是如此。

  近年来,集团公司通过大力发展充填开采技术,使“三下”压煤问题得到了缓解。2010年,作为集团公司技术工作的1号工程,充填开采技术项目全面启动。充填开采技术可以解决“三下”压煤和边角残煤等资源开采问题,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改善矿区环境。

  唐山矿业公司是集团公司最早使用充填开采技术的单位,也是这项技术的主要受益者。2014年,唐山矿业公司充填开采工作面实现了正规循环作业。

  一年来,充填开采技术在唐山矿业公司不断得到完善。2014年5月,这公司申报的“一种防止投料竖井堵塞的自动监测控制装置”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该装置可保证投料充填的顺利进行。

  2014年9月,唐山矿业公司与北京龙软科技公司签订协议,成功引进物料输送与计量一体化系统。10月中旬,该系统在唐山矿业公司T3292充填工作面投入使用后,充填系统整体运行效率显著提高,避免了矸石物料的人为浪费,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集团公司其他矿井也在推广充填开采技术。目前,林西矿业公司充填开采项目进入工程施工阶段,钱家营矿业公司充填开采项目完成方案设计。

  “两化”融合彰显“开滦智慧

  集团公司的“两化”融合工作,在全国煤炭行业始终处于领先地位。2014年,集团公司完成“两化”融合技改项目82项,矿井主要系统自动化改造率达到75%,创效6300万元。2014年,集团公司获评全国煤炭工业信息化示范企业、2012至2013年度煤炭工业“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入选全国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

  荣誉来之不易。过去的一年,集团公司多家单位在“两化”融合工作中均取得了新突破。

  2014年,蔚州公司中心机房实现安全管理智能化,进一步提升了机房的安全管理水平;范各庄矿业公司坚持“三厂集控”,对人员定位系统进行调整和扩展,推进井下车辆定位尝试工作,完成架空乘人装置自动化改造,实现了无人值守;林南仓矿业公司完成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实现双环光网传输通信,保障了矿井“通防”安全;钱家营矿业公司圆满完成DZQC电磁振动自动清车机技术改造,使清车效率提高20%,保证了正常生产运输需要;林西矿业公司采取整合车间、岗位兼并代和科技创新等手段,大力推进“百人选煤厂”建 设,实现选煤厂队伍精减、效率提升;唐山矿业公司B区井口十二水平可视化建设完成安装调试工作;吕家坨矿业公司选煤厂自主研制皮带输送机风力清扫器并自主 研发瓦斯巡检系统,实现了瓦斯巡检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东欢坨矿业公司实施科技强企,成功实现了减人提效、系统优化和人本安全管理;荆各庄矿业公司成功 完成主井高压真空换向柜技术改造,实现PLC控制,使故障率降低了50%以上,每月可多提升原煤800吨,年可创效150多万元……

  集团公司把加快推进“两化”融合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全面动态优化资源配置、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措施,不仅提高了效益,更彰显了“开滦智慧”。

  管理创新奏响发展最强音

  在集团公司转型发展的乐章中,管理创新已经成为最悦耳的音符之一。2014年,集团公司加大管理创新力度,59项成果获评河北省管理创新成果,72项成果获评省煤炭行业管理创新成果。

  按照“开放融入、调整转型、科学发展、做大做强”的战略方针,集团公司构建了“BSC+ KPI”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使集团公司的战略落实为具体的行动方案,并克服了关键业绩指标评价体系的弊端,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企业整体运行质量。

  另外,集团公司完成ERP管理系统拓展方案设计,健全完善商品煤量、产品质量、企业利润、内部投资、物资管理等考核办法,调整考核指标权重,强化政策导向和机制激励,挖掘降本增效潜力。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