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托管”让农民“坐地生财”

01.02.2016  10:49


1月30日,省会市民在河北博物院大厅参观中国传统技艺展演。当日,河北博物院“节庆年俗喜乐汇”活动正式启动,活动将持续到3月5日。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将贯穿整个春节假期。 本报记者 陈腾飞摄



1月29日,隆尧县千户营村民间艺人表演“招子鼓”迎新春。隆尧“招子鼓”历史悠久,2007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曾荣获全国文艺界最高奖——“山花奖”。 本报记者 赵永辉摄

  春节临近,永清(廊坊)经济开发区的乡亲们正忙着置办年货。一年比一年多的“土地红利”,鼓起乡亲们的钱袋子,也让他们“年货篮子”里的物品更加丰富。

  1月22日,76岁的周树华领到了15000元的“土地红利”。手里攥着钱,周树华给记者算了笔账:“以前种玉米、花生,一亩地一年纯收入也就500多元。自打5年前入了‘土地银行’,不仅我们老两口每人每月有100元补助,而且每年年底还能分红,这事划算。

  周树华是经开区大麻子庄村村民,5年前以5亩半承包地入股了“土地托管中心”。和他一样,去年经开区共有1680户农民享受到入股“土地托管中心”的好处,光是到手的红利总计就达4500万元。

  2006年3月,永清经济开发区(原名永清台湾工业新城)始建,规划区面积7.59平方公里,经批准需要占用永清县刘其营乡6个村的部分土地。当时,规划区内的大部分土地比较瘠薄,农民经营收入不高。

  按常规做法,农民可以一次性领走征地补偿款,可一辈子种地的农民拿到补偿款后除了存银行,基本没有别的门路“以钱生钱”。“与其这样,不如给我们一个更长久的保障。”双营村村党支部书记李瑞林的想法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

  顺应村民的意愿,永清经开区管委会经过调研,酝酿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成立一家“土地托管中心”,让农民以土地入股,由托管中心来帮农民统一经营土地。2011年,土地托管中心正式成立,在依法、自愿、协商、有偿的基础上,规划区内农民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参照省里制定的统一征地区片价标准,把土地作价入股“土地托管中心”,由中心对土地统一经营管理,入股的农民按年领取股息,首次签订的托管协议为期5年。

  “按当时的征地区片价,每亩补偿款是3.2万元,每亩地一年的股息能拿到1792元。股息5年一涨,今年正好是第6个年头,每亩地股息将涨到2292元。”托管中心工作人员苍洪志说。

  托管中心的健康运转,得益于园区的顺利运营。首批托管的土地上,如今矗立起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光彩商业中心,专门用来承接北京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的转移,目前已有2000余商户签约入驻。

  “由专业的投资公司把农民的股金投资于稳健、安全的商业物业上,农民实现了‘坐地生财’。”永清经开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华彬介绍,截至2015年底,永清经开区内已有14000亩土地实行了集中托管。(解丽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