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传递出哪些信号?

22.11.2014  12:04

    中国人民银行21日晚宣布,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

    此轮降息究竟是出于怎样的现实要求和政策考量?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相结合,新举措又传递出哪些新信号?

    降低融资成本

    不改稳健基调

    降息早在市场预测之中。日前德意志银行分析人士预测,随着通胀压力逐渐消退,中国央行或将适时降息。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此前也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增速进入7%~7.5%左右的“新常态”,各项宏观和行业政策的调整也需要进入“新常态”。她认为,随着通胀放缓,尤其是油价和房价的下跌,使得货币政策放松空间加大。

    国内CPI持续低位运行为货币政策调整提供了空间。今年以来,通胀一直处于温和状态。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数据显示,10月CPI同比增长1.6%,处于2010年1月以来最低水平。10月PPI同比下跌2.2%,创下6个月新低,通胀压力的不断减弱使得降息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