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强:北京首都天津直辖市 行政上石家庄差距大

13.06.2014  09:10

   (原标题:在新机遇中落下棋子)

  在日前于省会召开的搜狐焦点财智中国峰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陈国强,石家庄市房地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水源等业内专家,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以及经济增长、结构调整、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房地产机遇纷纷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秦虹:“信息不对称”影响购房者判断

  秦虹列举数据称,影响今年房地产市场在1到4月份成交面积和成交额的负增长,主要原因是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悲观的预期,预期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销售,影响了购房者的购房行为的实现。

  她分析表示,市场上为何会出现对房地产市场的悲观预期,首先是宏观经济的放缓,给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只有7.4%,外部宏观经济形势的一种增速的下跌,也引发人们对房地产市场同样会出现下跌的一种想法。

  悲观预期还来自于信息不对称。“近期一些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分析,每篇文章里面的每个依据我都认真研究过,其中对我们预期影响最大的就是关于供应量。一个研究报告说2013年全国城市住房的竣工面积是25.96亿平方米。”秦虹特别举例说,她反复研究了这个供给数据,却始终找不到出处。

  “现在买房者很多专业化的信息是很难得到的,一看供应量过剩,得出的结论就是所有的开发企业要面临打折、促销才能把房子销售出去,所以我觉得这是信息不对称对普通购房者带来的巨大影响。”秦虹说。

  秦虹还表示,房贷的收紧,直接影响了目前以自住型需求为主的这些购房者的购房愿望的实现,也是导致前几个月市场增速下滑的原因之一。

   陈国强:石家庄应找准定位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和北京、天津相比,行政上处在一个不对等的状态,一个是首都,一个是直辖市,石家庄尽管是省会城市,但是差距比较大。”陈国强表示,从地理区位来说,在京津冀未来的协同发展,一体化过程当中省会并不占优势,保定的位置、廊坊的位置,包括其他一些区县的位置和北京联系更紧密。

  这些方面的尴尬实际上也制约了石家庄自身优势的发挥,未来的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未来的一体化。对于石家庄如何扮演领头羊或者试验田的角色,陈国强说:“实际上我想最关键的是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如何把自身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如何去克服自己的短板,真正在未来区域的整合当中发挥应有作用。

   李水源:发展新思路 带来工业和写字楼地产新机遇

  “我想京津冀一体化不要产生一种误解,也不要发生一种误导。前几个月保定疯狂了一阵子,这应该是一种误导,所谓城市副中心应是根据地域经济发展情况,自然而然能够把企业吸引过来,把人流吸引过来,把商户吸引过来形成的。”李水源对于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以及未来对省会的影响时表示。

  将来京津冀一体化能够促进房地产行业发展,应该在工业地产,写字楼办公这方面下功夫,要抓住这个机遇。因为可能有些京津两地的企业要外迁,或者是建立一些分厂,它的首选之地应该在河北。如某些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初加工可选在河北省境内,运输、组装方便,可带动河北省及周边地区一些工业地产的发展。

  “对于没有在河北设总部的央企,如果我们条件好了,把央企的一个总部或者分部设在河北省来,对写字楼市场也是一个促进作用。”李水源说,建议不要把重点放在吸引北京和天津的客户到这儿买住宅来,尽管交通很方便,但一般的北京人、天津人不愿意离开他们的生活环境,房地产开发企业对这方面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