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肃:85岁还奋战在文艺“前线” 一片丹心向阳开

25.11.2015  10:44

  一片丹心向阳开

  ——记空政文工团创作员、著名剧作家阎肃(上)

  一九九九年六月九日,阎肃在家中讲述奖杯背后的故事。新华社发

  编者按

  他是一位老兵,85岁还奋战在文艺的“前线”。

  他创作的歌剧《江姐》半个世纪常演不衰,主题歌《红梅赞》家喻户晓。他创作的歌曲《唱脸谱》《敢问路在何方》《前门情思大碗茶》《北京的桥》《雾里看花》等至今广为传唱。

  他坚守崇高信念,“听招呼、跟党走”是他一生不变的信念。

  他有着浓厚的故乡情结,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自豪地说:“我是保定人!

  他,就是空政文工团创作员、著名剧作家阎肃。从事文艺工作60多年来,他始终满怀激情地讴歌主旋律、弘扬中国精神。踏着时代的脚步,这位一直坚守在文艺战线的老兵一次次唱响着时代的最强音,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即日起,本报刊发系列通讯,讲述阎肃红心向党,扎根生活、扎根人民、修身立德的艺术人生。

  “以前,只要《江姐》有巡演,不管在哪,阎老一定到现场观看,我们总是在最后把他请上舞台,由他带着全场观众一起高歌《红梅赞》。”11月22日,第五代“江姐”、空政文工团演员王莉说。

  “数千位观众,眼含热泪,跟着耄耋之年仍意气风发的阎老一同高唱,那场面,很震撼。遗憾的是,这次在四川的巡演,阎老没能参加。”王莉眼中噙着泪花流露着对老人的深情。

  9月14日,在阎肃担任首席策划的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成功举办仅10天后,他突发脑梗,病重入院,至今仍在昏迷中。而此时,他创作的歌剧《江姐》正在川蜀大地激情上演。

  为了诠释英雄,他曾在黑暗的牢房里待了七天七夜

  “她是英雄,但同时也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只有把这几个形象塑造好,江姐这个人物才能立起来。”第四代“江姐”、空政文工团演员铁金对自己第一次出演江姐时,阎老不厌其烦的教诲指导记忆犹新,阎老还送给每位演员一本小说《红岩》,让大家把英雄的故事读透。

  “五星红旗已经升起来了,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江姐她们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终于实现了,但她们却牺牲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1961年12月,小说《红岩》问世,身在空政文工团创作室的阎肃被深深吸引。

  没有任务,但阎肃无法按捺住内心的创作渴望,一定要把江姐搬上歌剧舞台。在一间不足9平方米的小屋里,他趴在床头奋笔疾书,探亲18天,足不出户。新婚的妻子每天把做好的饭菜放在桌角,轻轻离开。

  “我的脑子里会不自觉地浮现出这样的场景,尖利的竹签一根一根钉进江姐的手指,烧红的铁板重重地烙在她的身上……此时,我的胸口像着了火一样难受,夜里经常在噩梦中惊醒。”阎肃回忆起那段创作往事,至今难忘。

  为了在舞台上栩栩如生地树立起江姐的英雄形象,阎肃曾到重庆渣滓洞体验生活,他让人给自己戴上沉重的脚镣,双手被反铐着,在一个黑暗的牢房里待了七天七夜。

  三餐不变的木桶菜糊、地上发霉的草垫子、国民党特务的各种刑具……阎肃一一体验。为了亲历烈士们曾经遭遇的酷刑,他还上了“老虎凳”,加到第二块砖时,他感到双腿几欲折断。江姐的痛,痛在他的身上,也痛在他的心里。

  信仰坚定的女英雄江姐的形象,被鲜活地搬上舞台,千千万万观众为之震撼。自1964年9月公演至今,该剧已进行了5次复排,演出1000多场。雪压不弯、风吹不倒,信念不变、矢志不移的红梅精神,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当年,毛主席在看完歌剧《江姐》后被深深感动,他在中南海接见了阎肃,赠送给他一套《毛泽东选集》。临行前,阎肃对毛主席说:“我一定好好努力。”这是他一生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对党的无限信仰是滋养他一生的精神沃土

  如果说人生是有色彩的,“”是阎肃一生最鲜亮的底色。

  回望阎肃65年的艺术生涯,一大批像《忆娘》《党的女儿》《长征颂》《红旗颂》这样的红色经典,在我国文艺舞台上大放光彩、经久不衰。

  1991年,阎肃担纲创作歌剧《党的女儿》。又是一个18天,他3天一场戏,写一场,让作曲家谱一场,演职人员排一场。很快,这部为党的70岁生日献礼的歌剧被搬上舞台。

  总政歌剧团原团长、作曲家王祖皆说:“没有相当高的政治热情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他完成不了。”而阎肃则说:“当时,我的脑子里没想别的,就想告诉人们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在哪儿、共产党员什么样!

  阎肃常说,“今生铁心跟党走,风风雨雨不回头。对党的无限信仰是滋养我一生的精神沃土。

  这绝不是一句空话,翻开阎肃的人生履历,页页都是对它最坚定的诠释。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年仅7岁的阎肃随全家从保定逃难到重庆。1946年,他考入重庆南开中学,在校期间,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一大批进步书籍,对党最朴素的情感自此在心中扎根。

  重庆解放不久,已就读重庆大学的阎肃响应党的号召,投身革命,参加了西南青年文工团。

  没穿军装的他,曾两次到朝鲜慰问参战部队。来到抗美援朝前线,最让他揪心的就是“生死一瞬间”。有时,他到一个连队演出,头天看到的还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围着演出队有说有笑,可第二天看到的,却是从战场上抬下来的一具具遗体,有的甚至连遗体都没有找到。

  有一天,他们从一个阵地到另外一个阵地演出,翻过一座大山时,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山岗上,志愿军战士的墓碑一座挨着一座,一片连着一片,所有的墓碑都朝着祖国的方向。

  那一刻,有悲伤、有沉痛,但更多的是震撼。面对这座血肉之躯筑起的悲壮“阵营”,他在心底默默决定——“我要当兵去!

  朝鲜战场归来,原来的文工团归属到西南军区文工团,阎肃如愿以偿地穿上了这一生都不愿再脱下的军装,拿起了文艺战士的“”。1953年,阎肃光荣地加入共产党,一直跟着党走,从毛头小伙变成了耄耋老人。

  65年的辛勤耕耘,阎肃获得了太多的荣誉。在这长长的荣誉单上,“优秀共产党员”是他最为看重的。

  用赞美的方式爱党爱国

  阎肃生病入院前,担任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的首席策划。

  他一如既往地拼着,与演职人员一起历时近6个月,经过数十次修改彩排,最终为全世界观众呈现了一台主题鲜明、气势恢宏的文艺晚会。

  高强度的工作持续了近6个月,他跟着“儿孙辈”的同行们一起熬夜、吃盒饭,有时实在太累,他就趁间隙坐在椅子上打个盹儿。

  他为党和国家重大文化活动倾情创作的历史由来已久。1984年以来,《祖国颂》《回归颂》《长征颂》《小平您好》等100多场党和国家重大文艺活动,他都担任主创,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许多导演看来,少了他,似乎就没了“主心骨”,少了“定盘星”。

  “为什么很多重要文艺活动都离不开阎老?就是因为他能准确把握党的文艺方针,是一位能拿大主意、能出金点子的大家。”有人这样感叹。

  86岁的老搭档、作曲家姜春阳一直默默关注着阎肃,一次,他忍不住给阎肃打电话:“老伙计,悠着点,别太累了!

  电话里,阎肃回了四个字:“我还得干!

  他还唱了起来:“一阵阵春风一阵阵歌……”这是两位老人50多年前共同创作的,歌名叫《我爱这战斗的生活》。

  听阎肃的歌,犹如一道沁人心脾的清风拂过。激昂中蕴积温存,幽默里发人深省,那是人民的心曲,是历史的回声,更是未来的畅想。

  “假大空不是主旋律”“主旋律不是死板的、硬邦邦的,是美的、多样化的。”阎肃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战斗在讴歌主旋律、弘扬中国精神的最前线。

  “山弯弯,水弯弯,田垄望无边;笑甜甜,泪甜甜,一年又一年;燕子飞,蜜蜂唱,坡前柳如烟;风暖暖、梦暖暖,这是我的家园……”这是阎肃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创作的歌曲《我的家园》,也是这位老人的动情告白,其中饱含着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爱是深刻的,又是具体的。爱你的故乡热土、爱你的父母、爱你的儿女,都是这种爱的体现。”阎肃说,他这一生是在用赞美的方式爱党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