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孩子越来越成熟

23.04.2015  13:24

调查还发现,家庭对启发学生阅读兴趣作用大

4月23日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昨日,长安区教育局在盛世长安小学召开“书香校园”总结表彰大会,对全区的20个“书香校园”,50个“书香班级”,70名“读书先进教师”和550名“阅读之星”进行了表彰。在对全区的中小学生阅读情况摸底的过程中,长安区教育局发现,老师、家长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而学生阅读量的大小不仅区分了孩子的知识量,还凸显了孩子心智的成熟。

□本报记者 郭鹏

爱看书的学生 家长也爱看书

长安区现在有78所中小学,7万余名学生。从这次评选的情况看,老师获得‘读书先进教师’的班级里,学生阅读图书的数量明显增多,这也能看出老师的引领在启发学生阅读兴趣上的重要作用。”长安区教育局教研员李黎明说,通过这次摸排他们还发现,家庭影响也对启发学生阅读兴趣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对‘阅读之星’获得者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爱看书学生的父母也都非常喜欢看书。”同样,盛世长安小学在对学校学生阅读量的统计中也发现,爱看书的孩子每个月的图书阅读量是不爱看书孩子的5倍。“爱阅读的孩子一个月能读五六本书,而不爱阅读的孩子一个月也就读一两本。”盛世长安小学的徐华丽老师说,通过对爱看书的学生走访他们也发现,对于有阅读习惯的孩子来说,阅读并不是一件吃力的事,“会读书的孩子把阅读当做一种放松,利用一些零散的时间和休息时间连续看书,这一个月下来阅读量非常惊人。

通过读书孩子学会了解决问题

那么阅读量的大小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什么影响呢?对此徐华丽老师说,阅读量的增加对孩子成长的一个明显影响就是知识量的增加,读书多的孩子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条理更清楚,“我们学校有个孩子,因为年龄小,在上小学一年级第一个期中考试时,卷子基本上答不上来,但到了期末时这个孩子已经能考双百了。”徐华丽说,这个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爱看书。

除了增长知识,徐华丽说,读书对小学生的另一个深远影响就是能让孩子的心智变得更加成熟。“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家长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孩子在学校被人欺负了怎么办。”徐华丽说,面对这个问题家长要么就直接出面去为孩子交涉,这样会导致两个孩子的矛盾变成两个家庭的矛盾,要么家长就选择忍让,而这样家长又会担心孩子从此性格变懦弱。“我们学校就有一个孩子,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本来家长想来学校反映,没想到孩子直接把家长劝回去了,并告诉家长自己的问题要自己去解决。”徐华丽说,后来她与这个孩子交流,发现这个孩子读过一本《我想我能行》的书,上面说的就是如何处理跟其他小朋友的矛盾,孩子看了书以后就尝试着借鉴书中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事后家长都说没想到孩子这么成熟了。

不同年龄段孩子读的书不同

昨日记者也对家庭培养孩子阅读兴趣进行了一个小调查。在受访的10位家长中,有10位家长都明确表示支持孩子阅读,不过也有7位家长表示,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也很好奇,为什么有的孩子就那么喜欢读书,而我们家孩子就是对读书不感兴趣。

对于家长们的这个疑问,长安区教育局的教研员李黎明表示,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除了要家庭营造一个好的氛围外,根据孩子的年龄层次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也很重要。李黎明表示,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在经历一个从浪漫到精确的阅读过程,读书种类应以绘本书为主。“一二年级的孩子还没有清晰的自我意识,他们分不清故事中事物的真假,很容易将自己带入到故事当中。比如一个小姑娘在读白雪公主的时候,很容易就把自己想象成是白雪公主。”李黎明说,针对这样的情况以图画为主的绘本故事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最好的选择。

到了三四年级,学生们的阅读重点应该转到图文并茂的图书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能够认识到图书讲述的是别人的故事,我读书是要从中学到一些道理。”李黎明说,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学习上也开始接触大量的生字,通过阅读图文并茂的图书不仅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也是对孩子识字量的一个储备。

到了五六年级,李黎明建议应把孩子的阅读重点放到整书的阅读上,引导孩子进行续写或者创作,可以通过读书培养孩子的个性。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