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里民俗闹新春:红脸社火受追捧 致富宫灯照前程

27.02.2018  00:11

新春佳节,看红脸社火表演是矿区居民的一个风俗,仿佛没有红脸社火表演,就像是这年少了一些滋味。而在藁城,每当挂起红彤彤的藁城宫灯,这过年的氛围也就愈加浓烈了。今天的庄里民俗闹新春,我们就带领观众一起到矿区和藁城看看这两个地方的人们过年又有哪些风俗。

清晨,天色还没有完全亮起,矿区清泉社区的红脸社火演员们就已经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演出忙碌起来。画脸谱、换服装,小小的化妆间里挤满了表演者。

在矿区的社火表演中,流传着“清泉的脸,白彪的点”的说法,其中清泉的脸说的就是清泉社区的红脸社火的脸谱很有讲究,除了继承祖辈的传统之外,还根据表演内容不断进行创新。

队伍像一条五彩的长龙,在广场中央穿行。这个庞大的队伍中不仅有清泉社区的社火演员,还有来自矿区张家井、白彪、北寨、西王舍等社区的近百人红脸社火演员。每个社区的“武会班主”执“帅旗”,在锣鼓助威声中,带领着各自的队伍,踩街、跑阵,精彩的亮相瞬间点燃了广场上围观者的热情。

亮相过后,各个社区的队伍就分散开来,先是展示拳脚操练兵器,然后分成若干小组单打表演,再多人组合进行对打展示。鼓点激情高昂,演员闪转腾挪,喝彩声也是此起彼伏。

在红脸社火队伍中,玩得最精彩的要数白彪社火,先前提到的“白彪的点”就是指白彪社区的社火节目花样繁多,精彩纷呈。只见参演人员穿着特定的服饰,情节虽与戏剧武打相似,但与戏剧的舞台效果却大有不同。真刀真枪不掺假,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直逼而来的刀剑寒光。

红脸社火每一场表演叫做“一盔”,每盔都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多以传统戏剧人物为主。李连贵是白彪社区红脸社火的第七代传承人,年逾花甲的他曾在去年春节走出矿区,来到首都北京,在北京地坛庙会表演“红脸社火”,保留了几十年的“山里味道”一炮打响,并获得了金奖。

目前,白彪社火入选了石家庄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为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藁城区的屯头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做宫灯。白军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他的家庭工厂里,几个巨型灯笼正在紧张赶制中,连屋顶上都堆满了大红灯笼。作为专门制作巨型宫灯的老手艺人,白军平每年都会收到不少的订单,除了正在制作中的2.5米灯笼,老白还要赶制4对5米高的巨型宫灯。

传统的藁城宫灯,特别是巨型宫灯都是手工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做底座,锯竹片,刮竹条,打竹眼,穿竹条,样样都要靠宫灯艺人的扎灯技术。在56道工序中,最关键的就是这刮竹条了,竹条刮不均匀,撑起来后,弧度不一样,灯笼就会变形。过去,要将几十根竹条打磨成一样薄厚,宫灯艺人需要边刮边测量,花上四五天时间慢慢打磨。如今,白军平根据几十年的经验自制了一套加工工具,大大节省了制作时间。

要制作上等的宫灯,宫灯艺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怀揣着和气,灯笼才能出来美满祥和的意味。等到大红绸布罩上灯架,黄金虚线粘上了灯座,一个美仑类换的灯笼才算真正做好了。除了白军平这样的老手艺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到宫灯的生产和制作中,经过新老艺人的不断研制开发,灯笼的用料和制作程序也在不断改进,目前已经形成了系列化、机械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

无论如何演变与创新,变化的,是宫灯的款式和制作,不变的,是人们寄托在宫灯中的浓浓祝愿和美好希望。 “天上北斗星,人间藁城灯”,作为享誉四方的地方文化名片,藁城宫灯也承载着传承非遗工艺、推进文化复兴的光荣使命,承载着藁城人民振兴区域经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美好梦想。而这盏盏宫灯,也将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灯、幸福灯,照亮大家进入全面小康的光明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