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水青山间定调发展底色 浙江丽水打造生态新样本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这也是浙江丽水的生态底色。近年来,丽水全市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始终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有力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地生根”。
盛夏八月,骄阳似火,正如人们逐梦绿色的温暖与激情。而这,也赋予了丽水这片土地以新的生机与活力。丽水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占该省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为浙江乃至华东地区的生态屏障。当前,265万浙江丽水人像保护眼睛那样保护绿水青山,像对待生命那样对待绿水青山。
执着的生态坚守,让丽水的生态报表成绩斐然:近年来,丽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指数连续11年保持全省第一、全国领先。这诸多“第一”的背后,是丽水人以近乎倔强的态度守护着这一方绿水青山,并让绿色成为其发展最鲜明的底色,并加快打造了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的“丽水样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丽水的“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
守住这方净土,丽水未负重托。在“两山”路径的引领下,丽水成为浙江的生态金名片。据丽水市环境保护局统计,丽水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3年全省第一,跨行政区域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全市县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5.4%,列全省第一;全市空气质量位居全国第七。2016年,丽水连续三个季度被国家环保部列入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前十佳。
10多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战略思想指导下,丽水始终坚持一手抓生态环境保护,一手抓生态经济发展,铁腕治污,拒绝污染企业进入,发展生态绿色产业。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为约束条件,努力追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从2003年确立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到2016年提出打造全国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双示范区”,丽水不断拉高生态文明建设标杆。
五水共治,治污先行。早在两年前,丽水五水共治以争夺浙江省治水大禹鼎为目标,明确责任、完善机制、严格督察、落实措施,扎实推进五水共治各项工作。据浙江日报此前报道,仅就丽水经济开发区来看,当地已形成生产污水、洗地水、初期雨水等各类废水污水收集处理规范34项;形成治污岗位责任制等企业管理制度22项,超标雨水不再肆意“横流”。
而在“五水共治、重拳治污”的实践中,丽水还实现了省控以上联网监控近7成危险废物重点企业,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联网监控全覆盖。在全面剿灭劣V类水的基础上,丽水市围绕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城市浊气、燃煤烟气和农村废气进行治理。在丽水,已有逾500辆分时租赁电动汽车奔跑在城乡,今年还将新增近一倍产能。每投放一辆分时租赁电动汽车,可以减少6辆私家车的使用,每年减少碳排放超过17吨。
在坚守生态底线的同时,丽水生态制造业不断在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上探索一条绿色发展道路。严控合成革生产线数量,不断加大环保管控力度,每天将实时监控的排污数据通报企业负责人。同时,健全环境准入制度,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工业园区外基本无工业、园区之内无非生态工业,真正让生态优势成为丽水的第一优势。
如今,“绿色成长”不仅成为丽水企业界的共识,更在丽水大地上结出累累硕果。生态环保,丽水仍在路上。“十三五”期间,丽水仍将以归零的心态、翻篇的姿态,在推进“秀山丽水”的区域品牌的道路上迈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