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伟锋:城市交通不妨拜“黑摩的”为师

26.08.2014  13:00

    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地铁管庄站和双桥站附近走访多位黑摩的司机,大多数司机认为每月收入的正常数额在7000到10000元之间。与这个数字相对应的是,2013年北京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793元,2014年北京市最低月工资标准为1560元。(8月25日 《北京青年报》)

    黑摩的的存在,在某个侧面反映当地城市在交通运营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欠账,譬如公交车线路覆盖不全面以及出租车择客的挑肥拣瘦,使得人为地挤出一片城市客运的空白。而黑摩的正好见缝插针,填补了这个缺位。

    不管是北京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还是内地四五线的小县城,都有大量的黑摩的欢快地穿梭在大街小巷,只是他们的面孔并不雷同。有的是摩托车,有的是电动车,在特殊区域也还有自行车来“友情客串”。因为竞争激烈,所以使得文化程度不高的摩的司机们都能拥有不错的服务态度;加上摩的自身比较灵巧,较好地破解了上下班高峰期的拥堵;不少摩的司机都能完成“最后一公里”的输送,把顾客送到楼底下;另外,由于身份上的“黑五类”,所以司机们都能勉为其难地在价格上面保持长期的稳定……这些看起来的“优点”,足以让黑摩的成为打不死的小强,也让大力整治黑摩的的有关部门们颇为尴尬。

    虽然看起来小实惠不少,但黑摩的却有致命缺陷,那就是在安全性的严重缺失。他们大都是破坏交通秩序的砸窗人,并且是带动许多非机动车与行人闯红灯的急先锋。笔者所在城市就有摩的硬闯铁路道口导致人身伤亡的事件。同时,由于黑摩的属于监管的空白,而在这个领域里,乘客人身安全是不具备保障性的。重庆女孩高渝上错黑车被杀害的事件恐怕算是比较极端的例子。

    然而,面对化整为零的黑摩的,相关部门的办法却不多。除了专项整治活动外,几乎就没有什么杀手锏。其实在交警、城管和派出所民警的多管齐下,以及多设立严管街之外,我们更应该呼吁的是城市交通的完善和加强,只有把这方面的公共服务短板补齐,才能让错位的市场资源回到正途。从而挤出黑摩的本来不应该有的生存土壤。当然,摩的身上那种短平快的特点,也正好给当下效率低下的城市交通上了一堂鲜活的生存之课,值得相关部门学习借鉴。

    另外,我们得看到摩的司机的特殊身份。他们很多是进城的农民,也有的是残疾人。要有效把这些人进行身份转换,恐怕是对于城镇化的合理进城,以及社会对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的时代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