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惑与压力下银行基层生态:分支机构存权力温床

04.07.2014  12:02

  

诱惑与压力下银行基层生态:分支机构存权力温床 

    多家地方支行“一把手”近来频频“出事”的情况,再度引起市场对银行业内控机制的担忧。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自5月建湖农村商业银行建湖支行原行长徐秀云因涉嫌严重违纪,被盐城市纪委调查以来,北京农商行平谷支行原行长韩立峰、建行浙江绍兴城西支行原行长陈惠君等银行分支机构负责人近期均因违规行为,或接受调查,或锒铛入狱。监管层针对地方分支机构的“反腐风暴”,成为银行内部备受关注的热门字眼。

    虽然接受导报记者采访的银行支行负责人对此多三缄其口,但不可否认的是,各行对内控开始变得更加严格。

    “银监近日发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征求意见稿),与之相伴而至的是金融业整风浪潮,以后网点的绩效考核和授权与内控评价结果挂钩。”3日,一名股份制银行一级支行行长对导报记者表示。其坦言,在国内银行传统经营模式下,部分银行的支行行长既是业务的营销者,也是业务的审批者,拥有着集营销权与审批权于一体的地位,若没有完善的自我监督体系,相关风险隐患恐将难以杜绝。

    “银行必须建立健全高效、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长期研究金融监管的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周广生对此表示,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上,如何权衡地方分支机构权力与风控,成为国内银行业内控提高的一大考验。

    权力温床

    多名银行业内人士对导报记者表示,银行分支机构负责人拥有的权限,无论是对企业还是个人,均极具诱惑力。

    “一般分为大额现金支付、会计授权业务、贷款及贴现业务等几类。”一家股份制银行地方支行的行长助理王强(化名)对导报记者表示,其中现金审核支付权最高额可到100万元,承兑汇票贴现审批权最高到500万元,用信审批权可到单户3000万元。“部分银行的贷款审批权虽然收回,但其他权限并没有动过,这样下来,支行行长累计可动用的资金也达到数千万元。

    当然,诱人的权力下,也附带着巨额的任务压力,而这也成为了部分支行“一把手”违规的温床。

    王强表示,对于资金为王的银行业来说,基层支行行长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拉存款。其中,一个支行年存款任务动辄数亿元,高者甚至超过10亿元,而行长就要撑起半壁江山。于是,运用手中的权限“拉客户”,成为不少“一把手”不得不为之的事情。“比如,给企业财务总监返点,帮助办理贷款业务等,这其中就有可能涉及违规行为。

    有名曾经做过某股份制银行分支机构信贷经理的人士对导报记者表示,其曾向一家A公司办理过放贷业务,按照相关流程,A公司应向其提供《购销合同》、收货通知、验货证明、仓单、运输证明、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证明贸易真实性的相关资料,但在放贷审查过程中其发现,该公司并未提供货物仓储证明及运输证明等材料,然而该行行长却表示可以通融。“当时按照提供的贸易合同算,货物流转速度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一倍多,已经怀疑做假账了,但是最后还是批了。”该人士表示,这家公司贷款审批通过后的结果就是,其支行对公存款多了2000万元。

    问题频发

    “完成存款任务,不仅可以给网点负责人带来丰厚的薪酬回报,还可以帮助其职位得到快速提升。”周广生对此表示,正是银行内部这种扭曲的业绩考核体制,支行行长内部人控制的严重弊端才浮出水面。“当然,也有受到巨额利益诱惑,利用权限私自吸收存款或挪用存款转作‘高利贷’的情况,这一做法危害性更大。

    值得关注的是,受到监管层对“金融反腐”的重视,上述情况近期被频频公之于众。除了开头提到的多名“一把手”受到调查外,今年6月审计署发布的一份报告揭示得更为具体。其内容显示,3家金融企业的一些所属分支机构被审计出违规发放贷款等违规经营问题较突出。其中,仅一家国有银行下属机构违规发放贷款就高达64.29亿元,另违规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及开立信用证等共计32.49亿元,此外还有违规办理存款业务的现象。

    报告显示,上述金融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向手续不全或资本金不足的项目发放贷款,违反规定程序向企业发放贷款,违规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及开立信用证业务,以及违规化解不良贷款、超范围吸收存款及违规动用企业缴存的准备金等。

    审计署金融审计司司长吕劲松表示,一些银行的基层分支机构与外部人员内外联手,骗取银行贷款,进行一些涉足权力寻租的案件正在多发。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近期对银行业更是频频关照。仅6月初就有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到访浙江绍兴银监分局、国家开发银行纪委书记周清玉强调严防腐败向信贷领域渗透等风控信号传出。

    如何提升?

    “银行业自身内控的升级变得尤为必要。”对于上述情况,周广生表示,监管当局对银行系统的关注,将迫使银行加快内控提升,改变“业务开拓先行、内控管理让路”的模式。

    然而,一个难题也摆在了银行面前,就是面对奋战在第一线的基层网点负责人们,银行该如何进行管理。

    “现在的观点是,‘放权’不合适,‘收权’也不合适。”王强对导报记者表示,近年来有商业银行为了提升信贷资产质量,已经上收了分支机构部分高风险授信业务的审批权限,但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授权不足导致的审批链长、审批效率低下问题也常常出现,这同样影响到了银行的信贷效率。

    “授权不足、授权过度,都是问题。”周广生表示,要想改变支行行长的权力温床,必须将其权限与风控有效结合起来,“比如完善银行内部授权授信制度,根据网点的风险控制能力、制度执行以及资产等状况,实行差别化授权制,并进行连续、有效的监督。

    另外,周广生表示,由于国内商业银行多实行垂直管理体系,随着规模的迅速扩大,其授信调查、审查、审批环节链条已经变得愈发冗长,这进而使得对支行业务的管控开始脱节。“下一步,银行需进一步压缩管理环节,缩短管理半径,减少上下级之间信息传递的失真。”周广生表示,这将有利于银行对下属分支进行合理的分权与授权,“必要的时候,可以在总行和分行层面增加独立的审批中心,实行营销与审批权限的分离,实现更为高效、系统的内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