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大厂动迁故事】“大厂”里的传奇故事

07.12.2014  11:09

今年年底,省会市区有着109年历史的“铁路大厂”——南车石家庄车辆公司将整体迁往栾城区,虽然新厂址离省会人民的距离稍远了一些,但百年铁路大厂里有关石家庄发展和人民奋斗的历史记忆却不会远去。那么,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中,铁路大厂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

很多史学家都会这样总结石家庄的工业发展历史:火车拉来了“铁路大厂”,“铁路大厂”又拉来了石家庄的工业文明。1905年,法国人建起了专门维修正太铁路火车的正太铁路总机厂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铁路大厂”,当时的石家庄老百姓都称之为“洋城”。

南车石家庄公司企宣处杨淑霞:当时在我们石家庄一共有三个现代化的工厂,一个是我们,一个是焦化厂,还有一个是大兴纱厂。我们厂是最大,是法国人建的,所以法国人在里面住着,当时里面有别墅,都是法式的。因为当时石家庄是个村,只有200多户人家,所以大家觉得特别新奇,就叫它洋城。

建成后的一百多年里,“铁路大厂”作为石家庄城市工业文明发展的原点,见证了石家庄从小村庄到大都市的沧桑巨变。此外,大厂里世世代代的工人们也跟石家庄的历史发展密切相关。

1921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早期指导工人运动的报纸《工人周刊》第一号在北京出版发行,京汉铁路火车司机不断把这份报纸捎带到石家庄“铁路大厂”,为正太铁路革命运动播下火种。1921年冬, “铁路大厂”工人孙云鹏加入共产党,成为石家庄第一位共产党员。此外,首任石家庄市委书记也在“铁路大厂”里诞生。

南车石家庄公司企业文化部刘志宏:石家庄首任市委书记陈梅生就是从我们厂里产生出来的,他是1919年进入我们正太铁路总机厂当工人。1925年参加了高克谦、彭真领导的恢复正太铁路总工会的斗争和五卅运动。他192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1928年的7月,担任了中共石家庄市委的首任市委书记。

1970年4月,陈毅元帅在“铁路大厂”蹲点调研视察期间曾指出,我们党领导的斗争,这个厂的工人都参加了,可以说是无役不从!然后,他欣然写下了“无役不从”四个字,以此赞誉“铁路大厂”在革命战争中做出的贡献。

杨淑霞:这四个字我们也保留着,也是我们的一种荣誉和自豪。“无役不从”我们理解就是在战争年代呢体现的是忘我,投身革命,不怕牺牲不怕流血。在和平和建设时期呢,在工作当中就是要有不怕流汗啊,争先向上这种精神和斗志,成为我们大厂人精神的一种象征。

大厂人“无役不从”的拼搏精神,也使得石家庄“铁路大厂”成为全国铁路系统技术革新的典范。1991年8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了“铁路大厂”首创纤维板、竹胶板代替木材来装修火车内壁及地板的新工艺。

南车石家庄公司退休老干部、78岁老人张博生:这地板呢原来都是优质木材,都是松木,从东北拉来的。咱们国家那木头奇缺了,以竹胶板代替木地板,就是南方的竹子把它劈成半,然后拿胶轧制成的。顶板也是,边角余料做成纤维板,这样为国家节省了大批的木材。

城市发展的车轮总是如此飞快。曾经伴随铁路而生并为石家庄写下厚重历史的“铁路大厂”,如今的发展已被地域束缚。按规划,今年“铁路大厂”将完成从市区向栾城新厂区的整体搬迁。搬迁后,百年“铁路大厂”将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向“城轨车辆、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转型升级。脱胎换骨的“铁路大厂”也将为石家庄创造更多的辉煌!(河北电台记者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