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钢铁宣钢:在守业中创业 在创新中积极作为

21.07.2015  15:43

 

河北钢铁宣钢:在守业中创业  在创新中积极作为

      当前,全党上下正轰轰烈烈地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就是要牢牢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三严三实”作为解决党员干部作风建设问题的锐利武器,彻底消灭那些不严不实的问题。严与实密切相联、相辅相成。践行“三严三实”,重在以严促实。领导干部唯有坚持严的标准、筑牢实的根基,守纪律、讲规矩、转作风,做到立身以正、兴业以勤、为政以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勇于担当,在推动改革发展上见实效,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方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党员、干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取得“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对于宣钢的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如何把“三严三实”落在实处,贯彻到底、执行到位,就必须要做到在守业中创业、在创新中积极作为。

      从历史的观点与历朝历代的社会制度和统治阶级的更替来看,有一个普遍的观点,那就是“创业难、守业更难”。闯王李自成进京四十二天就结束了他短暂的“皇帝梦”,就是最好的证明。一代伟人毛泽东深谙此理,1949年3月23日,当中央机关离开河北西柏坡进京之时,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我们是进京赶考,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李自成进京后就变了,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纵观历代封建王朝也都有着相似的历程,即兴盛—停滞—衰亡。所谓“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就是说封建王朝的更替,兴与亡都取决于帝王。从王朝创业之初的兴盛到衰败和灭亡,一个王朝退出历史的原因有多种,但是任何一个王朝由盛至衰,由衰至亡都不是朝夕之事,皆有迹可循。建朝初期,因为时刻牢记“创业难、守业更难”、“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的训箴,精心打理家国天下,即出现国泰民安的盛世时代。但随着子子孙孙娇奢之气日盛,那些训箴早被抛之脑后。荒怠朝政,不理政事者有;良莠不分,偏听谗言者有;荒乐好色,荒淫无道者有;不抑兼并,横征暴敛,与民争利者有;奢侈浮华,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者有……其不在守业中创业,不在创新中积极作为也罢,反之却是荒业、败业、毁业,终至积重难返、病入膏肓,政权大厦轰然倾倒。

      创业是励精图治,“将受命之日忘其家,张军宿野忘其亲,援枹而鼓忘其身”。是在马上得天下。必然要历经一次次的浴血奋战,付出经济衰退、人员减少、土地荒芜等等大量的代价之后,才能夺取天下,夺得政权。创业可以说是白手起家,从商业领域来讲,其关键点在于致力于创造新事物,是发现商机并使之转化为具体的社会形态,获得利益,实现价值的过程,是发起、维持和发展以利润为导向的企业的有目的性的行为。而守业,简单直接地讲就是要保持住前人所创立的事业,并在保证基业不衰亡的基础上,将之发扬光大,使基业长青,由此可见守业本身也是一种创业。绝对不能简单的把创业与守业理解为前后关系和并列关系。创业和守业之间没有界限。创业和守业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创业是永恒的,守业是相对的;守业是创业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一切守业都是创业的子集。

由历史的大环境回溯到我们宣钢,从1919年的龙烟铁矿股份公司一路风雨兼程,96载厚重历史承载的难道不是一部创业与守业的宏大史册吗?哪怕是白色恐怖的日伪时期,我们宣钢人也在用鲜血和生命坚守着这片土地。尤其是解放以后,宣钢重新焕发了青春。新中国建立初期,宣钢是第一批恢复生产的大型冶金企业,被誉为共和国冶金行业的长子。计划经济时期,宣钢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地下黑色冶金矿山和生铁基地,更是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风风雨雨96载,不管有多少的坎坷,不管有多少的艰难,不管有多少的挑战,宣钢一代代人在守业,守住了我们的基业。但是要保证百年基业长青,能够在市场的狂潮当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勇立潮头,实现我们的“钢铁强国梦”,还在于创业,不断的二次创业。1984年10月,宣钢实行经理负责制,二级厂矿实行公司经理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全面进入企业领导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阶段。进入90年代,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再加上宣钢长期以铁为主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导致1995年-1998年连续四年严重亏损。在此期间,宣钢党委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了“解放思想、走出认识误区” 和“宣钢要生存、我该怎么办”的大讨论活动,在职工中形成了“我靠企业生存、企业靠我发展”和“宣钢要生存、我们拼命干”的共识。1997年,宣钢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行“政府分级监督,企业自主经营”,不断对标找差距,挖潜增效益,1999年,扭转了连续四年的严重亏损局面,提前实现扭亏为盈目标,当年实现利润7848万元。2004年,宣钢年产生铁290万吨、钢332万吨、材324万吨,提前一年完成宣钢“十五”规划。“十一五”、“十二五”以来,宣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低成本、精品、人才强企“三大战略”,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步伐,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管理、技术、机制创新,走上了科学发展、依法发展、安全发展的良性轨道。2006年2月宣钢加入唐钢集团,2008年6月加入河北钢铁集团……

在守业当中的创业,就是要把守业的每一天当成创业的每一天,要把守业中近百年的风风雨雨、坎坷艰难都当做创业的根基和基石。只有用不断的创业促进企业不断的发展,在创造持续不断的日新月异的时候,我们的守业基础才会越来越稳固,才会越来越厚实。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宣钢在生存发展的艰难行进中励精图治、凤凰涅槃,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形成了800万吨规模能力,这个跨越式发展历程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攻占新市场固然是创业,守住旧市场何尝不是创业!市场是变化的,客户是变化的,对手是变化的,自身也是变化的。不创造新产品,能守住基业吗?不开拓新渠道,能守住基业吗?不拓展新客户,能守住基业吗?以不变应万变,能守住基业吗?综上所诉,在守业中创业,在创业中创新,在创新中积极作为,永远是我们必须坚定不移遵循的真理,也是企业得以健康发展、持续发展的硬道理。

      6月11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这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系统性、普惠性政策文件。《意见》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是稳增长、扩就业、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李克强总理更是提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为什么在现实条件下,从中央到地方,包括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都要倡导创业和创新呢?就是我们的创业永远和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战危机、促发展紧密契合,永远需要锲而不舍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的起点在创业,创业是创新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把创业的载体和平台搭建起来,创新才有归宿点和着力点。光口头上空喊创新,就是有再高的创新能力,如果没有创业这个平台,也很难将其转换成为推进社会前进的生产力。众所周知,生产力包含人、产品、工具三个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其中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构成生产资料。在生产力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因为科学技术是由人发现和发明的,科学技术只有被人在生产中加以运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创业和创新中,人这个劳动的创造者永远是主导因素。

      不创新就不能进步,不创新可能就意味着死亡。纵观国家整个经济大形势,当前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的确较大,但整个经济的大形势不能纠结于一两个百分点,要用全球和全局的眼光得出正确的结论,从增速上看,7%左右的增速在世界仍名列前茅。从结构上看,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当前不同地区经济走势出现分化,恰恰是结构调整快慢不同的结果。从世界范围来看,机遇也仍大于挑战,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发起成立的亚投行等,正吸引更多国家和经济体一起共谋未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短周期看可能是严峻的,需认真对待。但从更长周期看,它们又是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现象。进入新常态,新旧增长动力尚未完成转换、内部“三期叠加”多种矛盾聚合等因素,势必会带来经济增长速度“下台阶”。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有世界最高的居民储蓄率和最大的宏观经济政策空间,有亿万勤劳智慧的劳动者,有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创业释放的强大活力,经济韧性大,制度优越性明显。新常态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某些内涵和条件,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只要把握好,积极主动作为,不仅不会出大问题,而且将带动经济质量效益“上台阶”,创造更加光明的前景。主动才能把握先机,主动才能大有作为。积极主动作为,就要按照中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绝不能固步自封,要以更饱满的精气神带头将责任扛起来、将工作做起来,以严促实,将各项工作的落脚点放在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群众满意上,求真务实,勤于履责、勇于担责、敢于负责,坚持谋实事,干实事,守底线,以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为己任,将每一张发展蓝图都变成现实,把每一项改革工作都落到实处,以实干求业成,以实干求发展,以实干惠民生,在真抓实干中建功立业。作为企业的党员领导干部,更要以“三严三实”为标尺,不断拧紧螺丝、上紧发条,推动“四风”持续整改,把“三严三实”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扎实推进作风深入持续转变,进一步引领作风建设形成新常态;更要争做创业的急先锋、创新的践行者,创业的引路人、创新的护法者。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在基础管理、“普转优”战略和宣钢的改革创新上大做文章、深做文章;要不断强化自身业务技能的学习,提升标准、提升水平、提升能力,做业务能手、做行家里手、做行业专家。同时,要“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对标优秀、学习先进,用足内脑、借助外脑。如果说创业需要拼劲和闯劲,那创新更多需要的是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勇于创造、敢于创造的精神,要突破思想上的藩篱,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善于发现制约宣钢发展的瓶颈问题,敢于指出制约宣钢发展的顽苛恶疾,要持之以恒地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坚持走两化融合的道路,重新梳理,建章立制,形成长效机制,把横亘在宣钢科学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统统铲除,守住守好宣钢的百年基业;并通过开拓创新,积极作为,做强做精宣钢,最终实现我们宏大的“钢铁强国梦”,以优异的成绩向国家、向党、向人民群众、向广大干部职工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丁正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