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在车上的钢铁女兵——记者专访白求恩医疗方队

03.09.2015  08:49

受阅女兵身背单兵急救箱。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 供图

河北电台即通客户端报道(记者  河北台杨晓、石家庄台刘英志)今天(9月3号),一支以外国人名字命名的方队将出现在中国阅兵场上。 在铁甲雄师、国之利器方队的压轴位置,一群臂戴红十字、肩背医药箱的女战士,将乘车接受检阅——这就是白求恩医疗方队,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中唯一的女兵方队。而这些女兵全都来自驻石家庄的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 她们在训练中有哪些酸甜苦辣,她们是怎么做到在没有任何扶手情况下,像“”在行进的车上一样保持稳当?记者为您揭秘。

距离阅兵还有最后两天,方队的训练已经相对轻松;但在演练中整齐的号子声中,记者已经能够感受到当经过天安门前时,这支二百多人的医疗方队的昂扬士气。

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这所由白求恩参与创建、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学校,对阅兵并不陌生。 继1984年、1999年、2009年国庆大阅兵之后,这已经是这所英雄学校第四次光荣接到阅兵任务。 白求恩医疗方队政委于维国说,医疗方队参与阅兵,主要体现和纪念白求恩、柯棣华等国际友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战做出的突出贡献,体现抗战期间广大医务工作者做出的突出贡献,体现抗战期间八路军女战士和全国所有女同胞所作出的牺牲和奉献。

医疗方队正在进行队列训练。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 供图

徒步接受检阅,这支方队有着丰富的训练经验;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阅兵中,她们却要斜挎急救包、站乘装备车辆,以装备方队的形式接受检阅——这在历次阅兵中尚属首次。 在车辆或快或慢的行进中,没有任何扶手,却能像雕像一样纹丝不动,于维国说,这既是白求恩医疗方队的一大亮点,也是训练难点:因为车本身有个倾斜度,车厢后面比前面要高出五公分来,而且车辆要运行特别是在启动和刹车时会晃,路面不平时也会晃——这就要求女兵脚掌的抓地力要非常强。

为练出挺拔军姿,她们曾“一站到底”:连续六个小时一动不动。队员们说,每天训练完,衣服全是湿的,都可以拧出水来。她们迎着阳光要保持40秒内不眨眼,当汗水滴进眼睛时也要坚持做到,眼睛被蛰得生疼,她们也忍着、坚持;长时间紧绷的手脚很容易发麻,站时间长了腿还会抽筋,她们就夹着纸牌,要保持纸牌不能掉下来。她们头顶水瓶、脚跟儿悬空练平衡,咬着筷子提拉面部肌肉练表情;她们眼看着蜘蛛在发梢旁边吐丝结网,任由长腿被晒成“三节棍”……随着汗水不断砸在地上,这些原本娇弱的“九零后”们,被锻造得坚毅如钢铁。

医疗方队训练中,队员的汗水流在脸上。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 供图

在一次次摸索中,方队领导也找到了让女兵们有效控制重心、达到人车合一的训练方法。白求恩医疗方队方队长马国旺:“ 开始用一种固定器,比较高,到腰这个地方,通过四次到五次的磨合,训练,把它降到第二个关节,放到膝盖以下。现在到什么程度,现在到咱们脚踝这个地步 ”。 

重心一点点降下来,凭借脚踝处一点隐蔽的支撑,她们奇迹般实现在行进车辆中站如标杆。她们说,精神上支撑她们的是作为白求恩传人的责任与荣耀。

深知备受驻地人民关注,白求恩医疗方队方队长马国旺表示,一定圆满完成任务,请家乡父老放心:“作为一支从河北走出来的方队,我们一定不辜负家乡人民对我们的厚望,我们也有能力、有信心,高标准的完成好这次受阅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