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钢邯钢自动化部:搭乘信息化快车提升管理水平

03.08.2016  09:33

河钢邯钢自动化部:搭乘信息化快车提升管理水平

河钢邯钢自动化部认真贯彻落实习主席视察集团塞尔维亚公司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技术人员扎根产线,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等方面进行攻关。今年以来,该部先后完成课题攻关项目83项,解决技术难题、消除设备隐患230余项,提高了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

给设备降温稳定运行

苗工,这招你是怎么想到的,简单又实用。”“这不就是和天热了开电风扇一个道理嘛,设备热了也需要加风扇吹吹。”7月18日,邯宝炼铁厂2号高炉PLC电气室,几名技术人员纷纷为苗贵仓的控制系统电源改进竖起了大拇指。

自动化控制系统被称为产线的“神经系统”,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整个产线的“瘫痪”,因此技术人员对控制系统倍加呵护。

自动化部维护三车间PLC作业区维护着120余套PLC及DCS控制系统,如何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故障时间,是技术人员永恒的话题。

电器设备属于消耗品,随着设备运行时间的延长,会出现老化现象。近一段时间以来,该作业区的CENTUM3000控制系统的CPU接连出现损坏,更换了5块,还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该系统涉及到焦化、自备电厂等重要岗位,系统不稳定对正常生产构成了威胁。

技术人员一起分析故障、查找原因,发现该系列DCS的冗余CPU互相紧贴着,散热性能差。他们用红外测温枪检测后,发现室温正常的情况下CPU内运行温度达到了60多摄氏度,超过了CPU的正常运行温度,这是导致CPU“短命”的直接原因。

找到原因后,如何解决温度问题成为讨论重点。苗贵仓仔细查看了现场情况后,他认为,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在CPU下部加风扇,从而给CPU降温。

如何将风扇固定到CPU下端的流通口,如何将220伏电压转换成直流 12伏电压,给风扇供电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

经过认真分析考虑后,苗贵仓首先利用光电转换器成功将220伏交流电压转换成稳定的12伏直流电压,并用废旧圆珠笔芯和笔芯弹簧组合后做成风扇固定卡子。这样,风扇固定和电源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一系列改进后,现场试运行6个小时,再次测量CPU内运行温度为49摄氏度,完全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攻克通讯故障提精度

自动配煤岗位皮带秤的检测数据是保证配煤精度的关键,邯宝焦化自动配煤包括16个配煤仓的32台申克皮带秤。

一段时间以来,PLC系统各个皮带秤频繁报故障,导致数据瞬间回零,使得配煤量控制波动过大,影响了配煤精度和焦炭质量。

自动化部技术人员经过对PLC软件等设备的初步排查,判断为皮带秤与PLC之间的通讯故障导致。

会不会是接线端子有问题?”“增加一个中继器试试。”“我觉得还是波特率的问题。”7月15日,邯宝焦化PLC控制室内,大家正激烈地讨论着,分析产生故障原因。经过大家集思广益后,决定对每个方法都进行一次实验,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

经过多次实验并查阅大量资料后,技术人员们决定借助网络测试工具,对自动配煤网络进行精准故障排查。他们对配煤32台皮带秤的通讯电压依次进行测试,依据每台秤的通讯电压,确定故障点。

根据测试结果,最终将Profibus DP中继器安装在电压出现崖降的2号配煤仓2A皮带秤秤后,获得了平滑的通讯电压曲线,并将通讯频率从187.5千位每秒改为93.75千位每秒,使得通讯电压进一步提高,成功消除了故障,计量数据精确稳定,配煤精度大大提高。

升级网络稳定生产

三炼钢厂2号板坯网络通讯采用光纤收发器来传递数据信号。

受到现场环境影响,光纤传输信息不稳定,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引发故障停浇、切割不能准确定尺、热送不能自动操作等问题。

我们维护起来这套设备如履薄冰,稍有一点问题,就要更换备件,生怕出现问题。”自动化部维护二车间三钢组组长潘国杰说道。

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难题,该部组成技术攻关组,制定了一套更为稳妥和安全的优化方案。

他们摒弃原有的光纤收发器,改成更稳定、传输速率更高的工业级MOXA交换机传输。利用交换机的2个光口分别同一切、二切的收发器通讯。同时,把原来利用以太网交换机传输信号的网线直接接到MOXA交换机的电口上,利用一台交换机实现了原来2个收发器、1个以太网交换机完成的功能。

其实简单的说来,就是最大化的减少数据传输环节和设备,减少因为中间环节带来的不稳定因素,从而减少了故障隐患点,从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备品备件的消耗。” 潘国杰说道。

来源:河钢邯钢版  作者:王虎东苗贵仓 张建国